第165章(第3/4頁)

徐瑾瑜隨手拋出去的餌,被貪婪的魚兒一口吞食下肚。

而作為魚餌的徐瑾瑜此刻卻無瑕去理會魚的想法。

殿試,就要開始。

當初李守言等人伏闕上書之時,鬧出來的風波幾乎滿京城人盡皆知,又經過了這些日子的發酵,等徐瑾瑜緩步行至宮門外的時候,不由惹的眾人紛紛側目。

“徐會元。”

“徐會元,大難不死必有後福啊!”

“恭賀徐會元脫險!”

等待入宮的時候,眾人難得談笑起來,如無意外,他們會是今科科舉的同榜,他日的同年。

如若外出做官,只這份同年之情,也將促使他們守望相助。

而作為眾學子伏闕上書這場風波之中的中心人物,徐瑾瑜卻能在百人請命的危機之下,臨危不懼,有條有理的為自己洗刷冤屈,證明己身,還能讓聖上為他直接革了百名學子的功名,實非常人!

要知道,大盛對於讀書人是很看重的,尤其是這些已經通過了鄉試,隨時可以錄入朝中的學子!

聖上這次毫不留情的處置了這批學子,未嘗不是在昭示著徐瑾瑜被其的看重。

這次學子伏闕上書之事,既是危險,也是機遇。

這下子,徐瑾瑜怕不是要乘風而起了!

眾人紛紛羨慕的看著徐瑾瑜,不吝言語的想要與之打好關系。

徐瑾瑜一一有禮的回應後,不多時,宮門開啟。

隨著內侍官一字一句的唱名,徐瑾瑜站在首位,率眾學子踏入宮門。

與徐瑾瑜來過數次不同,其余學子方才還在外頭言笑晏晏,這會兒卻已經大氣都不敢喘的跟在徐瑾瑜,生怕有半點兒行差踏錯。

這一刻,他們無比慶幸,自己的前方還有一個人頂著,只是那徐瑾瑜看著年少,也不知他這會兒怕不怕,慌不慌。

徐瑾瑜這會兒不但不怕、不慌,心裏也平靜如水。

畢竟,他過目不忘就不說了,這地方他也來過數次了,皇宮的宴席也吃過。

嗯,不太好吃到讓他現在都念念不忘。

等等,瓊林宴似乎……也吃宮裏的?

徐瑾瑜想到這裏,默默決定到時候還是在家中吃飽了再來吧。

徐瑾瑜這廂心情頗為輕松寫意,反倒是身後的陳為民緊張都快要將自己繃成一張拉滿的弓弦了。

“陳同窗,放輕松,如果你不想憋暈自己的話。”

陳為民聞言不由一頓,低低道了一聲謝,可還是未曾放松,徐瑾瑜有些奇怪。

按理來說,陳為民出身江南大族,就算因為沒有見過聖上心中激動,可也不應該將自己弄成這幅連自己都可以感覺到其有些失態的程度。

但隨著一行人漸漸行至金鑾殿外,徐瑾瑜便將這抹疑惑壓了下去。

依大盛律,殿試一律在金鑾殿舉行,所有二品以上的官員都將匯於此地監考,以示重視。

正所謂,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而這裏,就是天子殿堂,是家國大事的決斷之處,也將是學子們青雲之路的起點。

他日能否位極人臣,就看今日這一遭了。

“開殿門——”

內侍官高聲唱道,那有些尖利的聲音刺激著學子們敏感的神經,有幾個膽小的學子都在這一刻兩股顫顫。

就算身邊有人發現了他們的失態,也無瑕多言。

因為他們也很緊張好嗎?

隨著金鑾殿大門的緩緩打開,二品以上的官員都靜立與一旁,而上首的龍椅之上,這會兒還有些空蕩蕩的。

可即使如此,有人一不留神瞥了一眼龍椅,也被嚇得如同觸了電似的飛快的收回視線,不敢有絲毫逾矩。

一旁的官員這會兒也在觀察著這批新學子,看到有些膽怯的學子,有人不由會心一笑,像是想起了自己當年。

也有些學子膽子大,卻開始東張西望,一時讓眾官員不由皺眉,在自己的笏板上寫下什麽。

為官之道,謹慎為重,眾學子不知道,他們的考核其實從踏入金鑾殿的那一步就已經開始了。

而在一眾學子之中,為首的少年風姿卓絕,他站在隊首,身影雖然單薄,可其靜靜垂眸站立的淡定從容,已經有些引領眾人之勢。

徐瑾瑜對於眾官員打量的目光只作不知,一律按照內侍官的指引去做。

東辰書院數年磨練出來的君子風儀被徐瑾瑜在這一刻展現的淋漓盡致。

少年一身素衣長袍,玉面粉唇,烏發墨瞳,靜靜的站在那裏,便已經奪去了所有人的目光。

他站在那裏,便是公子無雙的玉郎君。

“皇上駕到——”

馮卓熟悉的聲音響起,下一刻,內侍官高聲唱到:

“諸人見禮——”

“學生等,叩見聖上,聖上萬安!!!”

與此同時,一旁的官員們也紛紛與成帝見禮,可是和學子們方才的中氣不足相比,官員們的行禮整齊有序,氣勢滔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