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第3/4頁)

趙慶陽深深懷疑,要是瑜弟給他家老頭子這話一放,只怕明個他的新婦人選就要定下了。

徐瑾瑜見狀,這才輕哼一聲。

隨後,趙慶陽又說起了自己當初在昌遙的種種際遇,到底是前面經過兩次邊疆之戰,趙慶陽學到的東西不止一星半點兒。

“當時我一手敲山震虎,又反手來一個暗度陳倉,直接便把關鍵證人留了下來。

後面瑜弟的名單更是一場及時雨,聖上的明旨一出,嘿嘿,你們是不知道那些國之蛀蟲被從被窩裏拉出來的表情有多麽好看!”

若是趙慶陽沒有記錯的話,還有一個大私鹽商,正在和美妾翻雲覆雨時,被兵將破門而入,結果直接被嚇成了筷子粗細。

不過,幸運的是,他不必為此發愁,左右以後他也用不到了。

總之,這場由趙慶陽一手解決的昌遙鹽事,讓趙慶陽現在想來,仍然覺得胸腔之中鼓鼓囊囊的,似乎有什麽東西要溢出來了似的。

趙慶陽這會兒眼睛晶亮,說話聲音洪亮,一看便是真的高興,徐瑾瑜和魏思武也紛紛替他高興,三人在別院宴飲至夜半,這才睡去。

只不過,這一夜徐瑾瑜睡的並不安穩,他又一次夢到了當初他以旁觀者的身份,看到自己的身體凋零衰敗。

楚淩絕不過而立,便已兩鬢微霜。

一聲雞啼,徐瑾瑜直接驚醒,可腦中卻不由會想起夢中楚淩絕匆匆離開前的一句話:

“大疫來了!”

徐瑾瑜擁著被子,靠坐在床上,不由在心中將這些年自己經歷的與青衣人有關的事宜一一分析過去。

這些事,樁樁件件都是奔著耗費大盛國力而去。

若是此前種種事宜沒有得到妥善解決,越國吞下寧錦二州,烏國占據涼州,圖謀青州,大盛十三州先去四州。

而後,又有周世耀一眾烏合之眾從鹽場入手,從常州開始輻射到腹地的百姓都無鹽可吃。

國家動蕩,百姓不寧。

若是這時再來一場大疫,那便是君主失德,天要降罪!

前面所有埋下的引線,最終都會逐個爆炸,直到大盛覆沒!

徐瑾瑜想到這裏,背脊都不由沁出了涼意。

這樣的一盤棋,可不是一夕之間便可以埋下的。

若是黎氏余孽被逼上絕路,他們會不會……提前那場大疫?

外面天光尚未放亮,朦朧的晨光照在徐瑾瑜的臉上,徐瑾瑜一時陷入沉思。

這只是一場夢,若不是他知道自己是書中人,他只怕會單純的一位那只是一場夢。

可是,此時此刻,他清楚的知道,這並非是一場普普通通的夢,它或許是未來,或許是下一刻。

還不待徐瑾瑜斟酌好如何處理這件事,成帝便直接派人來請。

趙慶陽帶回來了八百萬兩的鹽稅讓成帝原本便戰意勃勃的心一下變得火熱起來,他一看到徐瑾瑜便直接道:

“哈哈哈,徐愛卿,如今時機已經成熟了!錦、常、連三州兵馬已經調遣完成,只待發兵晉州!

探子來報,晉州城中已有騷動,還傳出種種謀逆流言,如今那黎氏余孽只怕是撐不住了!”

沒有誰比成帝清楚養兵有多麽廢銀子了,大盛十三州,每年只軍費支出便有整整五千萬兩,哪怕是後面周世耀一直克扣,每年也在兩千萬至三千萬。

周世耀貪下的三億兩白銀聽著觸目驚心,可若是讓黎氏余孽用來謀國,其遠遠不夠。

如今,周世耀已經死了兩個月了,黎氏余孽手裏的存銀只怕已經所剩無幾了。

不得不說,打仗先斷糧,周世耀一倒,黎氏余孽直接命脈被斷,現在那些謀逆流言傳出可不是最好的時候。

這只能說明,他們急了!

徐瑾瑜聞言也不由點頭道:

“聖上所言極是,現在正是用兵的好時機!”

成帝聽了徐瑾瑜這話,撫了撫須,隨後他面色一整:

“徐瑾瑜聽令,朕命你領平叛大軍元帥之職,趙慶陽、魏思武為副帥,張煜為押糧官,陳為民、李尋等人皆由你調遣,明日離京出發,為朕剿滅晉州叛軍,朕在京中等你凱旋!”

“臣領旨!”

徐瑾瑜拱手應下,但隨後,徐瑾瑜便直起身子,道:

“聖上,如今晉州雖有反叛之意,但若是臣一下子將那麽多人帶離京中,只恐京中空虛。

故而,臣欲請思武兄,陳大人留京,以防不測,還請聖上準許。”

成帝信任徐瑾瑜,委派給徐瑾瑜的都是與他有幾分交集之人,而徐瑾瑜亦是不放心京中沒有自己信任的人照看,這會兒君臣二人的出發點倒是出奇的一致。

“徐愛卿是怕黎氏余孽從京中下手?”

“圍魏救趙,兵中之事常有。”

徐瑾瑜如是說著,可卻眼含擔憂的看著成帝,成帝聞言不由心下一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