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第3/6頁)

她有基本的鑒賞能力,看得出作畫之人技藝不凡,落筆行雲流水,栩栩如生。

這種燈價值不菲,並非尋常人家負擔得起的。

施黛尚在納悶,聽一個抱著燈的孩子揚聲道:“閻哥哥,我們回來了。”

緊隨其後,是似曾相識的清越嗓音:“跑回來的?快把汗擦擦,當心著涼。”

施黛:咦?

這聲音——

她心有所感,望向聲音來源的方向,不出所料,對上一雙再熟悉不過的眼睛。

閻清歡也是一喜:“施小姐、江兄!”

見到鎮厄司眾人時,施黛特意問過,為什麽閻清歡不在其中。

得到的答案是,他與別人有約。

以閻清歡的身份,施黛原以為他和富家子弟們去了紙醉金迷的東市,沒成想,居然在這裏遇上。

閻清歡身著白衣,坐在一戶人家的院子裏,身前是張擺有筆墨紙硯的木桌。

他手持毛筆,看姿勢,正在繪圖。

施黛恍然:“這些孩子手裏的燈,是你畫的?”

閻清歡點頭,起身相迎:“你們怎麽到這兒來了?”

他身邊坐著個健碩的年輕漢子,雙手攥緊竹篾,在編花燈。

見此情形,漢子朗聲笑道:“二位是閻公子的朋友?不嫌棄的話,進來坐坐吧?”

“閻公子的朋友?”

一個婦人從屋子裏探出身:“噯呀,好俊的公子和小姐。吃點我們自家做的米酒湯圓吧?”

小孩們抱著燈,眼巴巴看著她和江白硯。

施黛朝他們打了招呼,好奇問閻清歡:“這幾位是?”

閻清歡道:“新認識的朋友。”

“閻公子心善,治好了我家孩子的惡病。”

漢子直言不諱:“若不是他,我家已把房子賣了,傾家蕩產去籌藥錢。”

閻清歡是搖鈴醫。

這類郎中不為求財,日夜走街串巷,尋訪貧苦人家,每次診治,只收取寥寥無幾的錢財。

簡而言之,和無償治病沒太大差別。

“二位到這兒坐。”

漢子站起身:“我去灶房,看看娘子做的飯。”

他一面說,一面快步走入屋內,出來時端著兩個瓷碗:“看兩位都是貴人,沒什麽好招待的。這是我們自家釀的米酒,還望莫要嫌棄。”

這是上元節的慣例吃法。

施黛笑盈盈道了聲謝,低頭瞧去,果見湯圓團團瑩潤,與細碎桂花屑一起,飄浮在清香四溢的米酒裏。

不便推辭,施黛坐上桌邊:“你來了這兒,所以沒和柳如棠他們一起?”

閻清歡:“這家人聽說我從江南來,在長安沒有親人,早早就邀我一同過上元節。”

他雙眼微亮,晃了晃手中畫筆:“你們要花燈嗎?我給你們——”

等等。

閻清歡後知後覺,意識到一個嚴肅的問題。

上元佳節,理應與家人同過,為什麽……

施小姐和江兄單獨出行?

他們還穿了非常相配的紅衣!

一個猜測湧上心頭,閻清歡握筆的手微微顫抖。

上元是有情人相會的日子。

莫非施黛和江白硯攜手同遊,結果被他一聲招呼,叫來了院子裏頭?

閻清歡,你造孽啊!這和話本子裏棒打鴛鴦的家夥有什麽區別!

“你的畫工好厲害。”

施黛低頭,看見紙上一幅落梅圖:“學了很久吧?”

“嗯。”

閻清歡正神:“我爹娘都愛丹青,托他們的福,我練畫已有九年。”

他是典型的江南闊少。

略懂詩詞歌賦,會點琴棋書畫,十指不沾陽春水,最擅風花雪月。

“這幅畫,是送給最左邊那孩子的。只有他沒燈了。”

閻清歡說著笑笑,朝院門招手:“過來,看看哪裏要改。”

孩子們見兩個陌生人到訪,站在門旁探頭探腦,滿臉新奇。

左側的男孩聞言走上前來,拘謹撓撓頭。

這孩子衣著老舊,是不甚厚實的料子,身量瘦瘦小小,不敢看施黛和江白硯的眼睛。

緊緊盯著桌上的畫,男孩眼底溢出光亮:“很漂亮。”

咬了咬唇,他小聲道:“可以加一只小狗嗎?”

閻清歡明白他的意思,彎起眼:“你家的阿黃?”

男孩小幅度點頭。

“沒問題。”

閻清歡柔聲道:“想讓阿黃用什麽樣的姿勢?”

這個問題他沒細想,男孩一時語塞,答不上來。

施黛在一旁提醒:“打盹,玩花,還可以撲蝴蝶。”

“撲蝴蝶不錯。”

閻清歡笑笑,問身邊的男孩:“你喜歡哪一個?”

男孩抿唇,輕揚嘴角:“就這個。”

閻清歡撩起袖擺,手起筆落。

他形貌清遠,五官柔和,平日裏眉眼噙笑,是一種人畜無害的軟。

此刻仍勾了唇邊,目色卻是專注,一派得心應手、遊刃有余的倜儻。

紙落雲煙,不消多時,梅樹下出現一只小狗,頭頂蝴蝶飛旋,惹它擡起前爪躍起撲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