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五章 裝備(第4/8頁)

“女真必須要滅。”

姜星火就這麽個態度,隨後說道:“沿著鴨綠江駐軍就是了,正好看著跟朝鮮的邊界貿易,反正《明朝自由貿易契約》也都簽好了,每年貿易收的稅,養活駐軍足夠,最多就是少賺點的事情。”

“成。”

現在朝鮮每年需要給大明進貢的物品,就只有水牛了,而戰馬之類的,都是邊境自由貿易的商品。

只不過現在大明和朝鮮貿易的地方不在陸地邊境,而在濟州島。

如果大明能用一部分駐軍實際控制陸地邊境線的話,那麽朝鮮也可以在北方做交易,到時候一切物資從登萊轉運就行了。

今年在軍事方面這幾件大事,削藩、出塞報復韃靼、剿滅女真,基本算是在年初定了下來,接下來就是別的事情了。

“今天順路,先去看看新式武器的進度,然後再去實地考察棱堡的防禦效果。”

“徐副總裁官帶路吧。”

朱棣打趣道,但這句話,卻讓茹瑺心頭一凜。

之前一直隱約有風聲的事情,這次怕是要成真了。

始終有消息靈通的人士在透漏,因為過去一年姜星火主導變法的得力,在永樂二年,總裁變法事務衙門這個機構要被皇帝刻意加強了。

事實上也確實如此,工部兵器局跟內廷兵仗局兩個機構,以前屬於齊頭並進的情況,同時進行各類軍工品的制造,但現在整個新生的輕重工業體系,按照計劃卻是有了統一的管理。

棉紡織業的手工工場,現在是皇室獨資,但並沒有歸屬於內廷,因為讓宦官來管,用不了多久就會玩廢掉,目前是徐景昌負責,可多少有些名不正言不順……包括紡織品在內,輕工業商品中,諸如化肥、玻璃、水泥、香水、白酒,計劃今年統一劃撥到總裁變法事務衙門。

這既是姜星火過去一年的努力做爭取來的,也是隨著變法進程的深入而必然要面臨的調整。

總裁變法事務衙門的主要任務就是搞錢,或者說在皇帝這裏,變法的最大意義就是搞錢。

因此下面的部門,經過這輪調整,大多數都是與搞錢相關的。

總裁變法事務衙門預計要擴充到“四司一所”,即包括了工業司、商業司、市舶司、銀行司四個司,再加上一個單獨的明報所,已經算是標準的部級配置了,跟六部差不多,說是總裁變法事務衙門,其實改名叫“工商金融部”更合理一些。

而與傳統的文官衙門不同的是,朱棣這次直接給高配了兩個國公作為副總裁官,且各管一司。

工業司由定國公徐景昌負責,裏面包含了輕重工業各種專營商品,還有專門獨立出來的下一代技術諸如蒸汽機、機床的研發機構,而下遊的兩個軍工品生產部門,也就是兵器局和兵仗局,合並成兵器局,也一起並到這裏面。

之所以要讓徐景昌這個勛貴來負責,而不是換個文臣來,就是因為這裏面的重工業,直接涉及到了明軍的武器裝備生產,沒辦法交給文臣,而即便是不涉及這方面的輕工業,這些專營商品都屬於是能生財的搖錢樹,朱棣也不可能交給文臣,所以索性就合並在一起。

煤鐵部門和兵器局,也算是姜星火從工部身上割了塊肉下來。

至於內廷的兵仗局,反而是無所謂的,這個就是朱棣一句話的事情。

商業司是姚廣孝負責的,因為水泥混凝土弄好了,明年就要開始鋪路了,關於商道,還有一系列跟地方和中樞交涉的復雜事情,除了姚廣孝,其他人還真不一定能弄好。

市舶司則是相當於直接把海關拿在手裏,這個是題中應有之意,因為開海裕國的政策就是總裁變法事務衙門一直推進的,或者說廢除海禁政策,就是姜星火一手推的,因此剛剛鋪開的海貿攤子,肯定也要歸他管。

最後的銀行司,那就是大明銀行了,這個也是姜星火主抓的業務,恢復寶鈔幣值以及換鈔這種事情,除了姜星火,恐怕沒人能搞明白。

因此,今天去參觀的,其實就是剛剛整合到總裁變法事務衙門下面的工業司兵器局,由徐景昌這個即將走馬上任的副總裁官管理。

只不過這些還暫時都沒有公布,還得等京察的結果下來,但高層這邊算是都有信了。

實際上,隨著變法的逐步成功,總裁變法事務衙門的權力隨之擴大,也是必然的。

只不過姜星火權威日隆,肯定也是某些人所不願意見到的就是了。

兵器局武器試驗場。

兵器局和兵仗局、鑄炮所合並以後,已經搬遷到了城外的新場地。

主要是考慮到會爆炸的危險品太多了,要是一個不留神,很容易對整個南京城都造成巨大影響,天啟大爆炸的傳聞,姜星火可是聽過的,所以這種事情,長痛不如短痛,早點搬出城來對誰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