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世子

這男子不過十七八歲的模樣,穿著一身松香色長衫,料子精美。頭發以玉簪綰起,長身玉立,俊逸非凡,卻是個不折不扣的美男子,氣質斯文清雋,看向姜梨的目光微動。

二小姐?似是很熟稔的口吻,姜梨側身看向他。

姜梨盯著他,或許是眼神太過陌生,讓眼前的男人都有些不好意思,他遲疑了一下才道:“二小姐或許不記得了,在下周彥邦。”

姜梨側身想要從另一條路離開,那男子卻突然開口了,輕聲道:“二小姐?”

周彥邦?姜梨恍然大悟,身邊的桐兒更是差點驚叫出聲。

姜家的後院裏何時有了外男?姜梨停下腳步,沒有近前,與這男子恰好隔開一段距離。這男子也是個守禮的,不再上前。

原來這就是寧遠侯世子周彥邦。在她還是薛芳菲的時候,常從自己小姑子嘴裏聽到這個名字,但並未見過本人,只曉得是個玉樹臨風的俊美男子。如今成了姜梨,周彥邦又成了她的前未婚夫,這未免有些奇妙。

走在半路的時候,卻是迎面來了一位男子。

姜梨頓了頓,就道:“世子。”

二人往芳菲苑走回去,即便姜梨今日在姜幼瑤的及笄禮上自證清白,她似乎還是姜家一個被人忽略的女兒,她的行為,並無一人注意。

很普通的語氣,沒有激動,也沒有百感交集,簡單得就像是對待街上一個陌生人。

沈家人、沈玉容、永寧公主是害得她家破人亡的兇手,這筆債,她會一點一點地討回來!

周彥邦有些意外。

她樂得看好戲。

他和姜梨的婚約,自小就曉得。小時候不懂事,沒有太多感覺,後來姜梨就因為謀害繼母的事被送到庵堂裏去了。周彥邦那時候還經常聽父母說起,是否要退了這樁親事,但最後不知怎的,未婚妻又變成了姜幼瑤。

姜梨心裏想著,只覺得沈家人可悲又可憐。永寧公主固然是金枝玉葉,但永寧公主能面不改色地殺妻滅嗣,焉是好相與之人?沈家人只看得見眼前利益,殊不知哭的日子還在後頭。

周彥邦見過姜幼瑤,是個嬌美可人、單純可愛的姑娘,對姜幼瑤十分滿意,也就對這樁親事沒有異議。

這大概是永寧公主的“好意”。

今日來參加姜幼瑤的及笄禮,周彥邦卻見到了時隔多年不見的姜梨。

以沈家人見風使舵的性子,找一個金枝玉葉的皇家公主,的確比找一個小吏的女兒劃算得多。今日她也親眼見到了,沈如雲和沈母的衣裳首飾,以沈玉容如今的俸祿,只怕買得也有些勉強。

關於姜梨的記憶,周彥邦只記得小時候是個胖乎乎的壞脾氣的姑娘,但在及笄禮上,姜梨的出現,卻讓他的心潮起了漣漪。

姜梨回過神,笑道:“我沒事。”心中卻想著,只怕沈玉容和永寧公主的事,沈母和沈如雲絕不可能一無所知。永寧公主能出入沈家如入無人之境,顯然和沈家人是相熟的。

姜幼瑤是一尊精美的玉器珠寶,適合擺在屋中。姜梨的高潔靈秀,卻像是天上的皎潔月光,可望而不可即。

“姑娘?”桐兒察覺到身邊人情緒的不對,小聲喚了一句。

周彥邦在男客觀禮的人群中一直默默注視姜梨,他見著姜梨被眾人指責,不緊不慢地反敗為勝,更起了欣賞之意,眼下又在姜府後院偶遇,周彥邦心中是驚喜的,可是姜梨看他的眼神,卻像是看一個陌生人。

若非薛芳菲心性堅韌,只怕真的會受不了自盡以證清白。

這讓周彥邦有些失望。

但是寬容並沒有換來同樣的尊重。在她最後半年的日子裏,沈母和沈如雲從來沒有來寬慰過她,有時候甚至還在門外用她能聽到的聲音交談,問她做出了那等醜事,怎麽還不去死,還要拖累沈家人?

大約越是得不到的就是最好的,姜梨對他不怎麽熱絡的模樣,卻更是讓周彥邦心潮起伏。他想著,分明前些日子還聽聞,姜梨聽說姜幼瑤和自己的親事時還傷心之下投了湖。現在想想,或許那時候教姜梨傷了心,現在才會對自己這樣冷漠。

每當這個時候,沈玉容就會適時地站出來。沈玉容總說,寡母幼妹從小拉扯著他長大,能有今日的成就,全靠她們的功勞,要薛芳菲對她們好一些。薛芳菲到底心善,想到她們單薄女子照顧沈玉容的不容易,也就盡量忍耐些。

也許自己應該和父親談談,重新商議這門親事。周彥邦這樣想著,再看姜梨時,就仿佛將姜梨當做了自己的未婚妻。

她並不是一個聖人,在薛家亦是被寵愛的掌上明珠,沈如雲和沈母令她不悅,還是薛芳菲的她,也會表露出來。

姜梨微微蹙眉,周彥邦這種目光她一點也不陌生,在她還是薛芳菲的時候,甚至她嫁給沈玉容後,仍舊有許多這樣的目光圍繞著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