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尾生抱柱3(第3/3頁)

女帝終於要昭告天下了。

沈雎心裏暗忖:這個朝代的翰林院職能太低,一般不涉太多政務,最多修撰一下文史國書,但今日女帝深夜召他擬招,開了這個起草詔書的頭,只怕是大有講究。

要知道,翰林身為天子近臣,如若越過中書省頻繁參與起草詔制之事,定會分割一部分中書省的權力,於相權上有一定制衡。但如今朝中張瑾兼任中書令,女帝與他抗衡顯得太勢單力薄,此舉也不知是偶然,還是故意試探雷池。

且女帝召他起草,是什麽意思?

沈雎自認為算計崔嘉做了靶子之後,自己隱藏得還不錯,至少童義那些內官被連根拔出時,動靜那麽大,都沒人發現他是謝黨的人,女帝對他的態度還是如常,甚至因為她病中時他在紫宸殿中對峙過君後,而更加信任他了。

不過沈雎發現,現在劇情偏移已經越來越嚴重了,謝安韞此時丟棄的籌碼遠遠超過了既定的劇情,沈雎隱隱有了一種危機感。

他原本選了個最穩妥的辦法,也就是早投謝黨,得到謝安韞的信任,到時候謝安韞登極為帝,他也能搏一個從龍之功,成為新帝的左膀右臂,在朝中叱咤風雲。

現在他甚至開始懷疑,以這樣的趨勢下去,謝安韞真的能篡位成功嗎?

這女帝看起來段位不低啊。

而且下毒失敗了,內侍省的眼線也被拔了不少,連關鍵劇情人物神醫婁平也被女帝奪走了,沈雎越想越覺得不穩妥,想謀求別的路子。

不能只在謝黨這一棵樹上吊死。

但上了賊船就不能輕易下來,沈雎表面上還是要對謝安韞忠心耿耿,但女帝既然召他來起草詔書,是不是代表比較信任他?

如果他再刷一刷女帝這邊的好感,兩頭押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