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碧落黃泉2(第2/5頁)

姜青姝:“……”

李巡這個慫貨!

等秋後算賬的時候,李巡這個京兆府尹也不用做了。

眼下,姜青姝很快就整理好了思緒,對梅浩南道:“你繼續派人去探聽消息,祁王那邊應該還會傳消息來,當第一時刻稟報朕。”

梅浩南抱拳:“是。”

梅浩南轉身,大步流星地離開了。姜青姝負手靜靜立在原地,看著梅浩南離去的方向,眼神有些放空,似是看他,又好像沒看,摸著下巴若有所思。

她在想祁王的事。

這是姜青姝一早就埋的暗棋。

早在祁王把崔琿的一部分罪證交給姜青姝時,她就讓祁王代為保管,此外,她還將崔弈臨死前留下的那封信交給了祁王,讓他在最恰當的時機將此物拿出來。

——交給沐陽郡公杜如衾。

祁王當時不解,還問:“臣弟不明白,辛辛苦苦收集到此物,為何要交給郡公?她畢竟是崔尚書的母親。”

姜青姝微笑著解釋道:“杜如衾雖是崔琿、崔令之的母親,卻與其子不同,她歷經三朝,從布衣到如今的地位,皆因幾代帝王賞識器重,對昭皇室可謂是忠心耿耿。”

杜如衾年紀大了身體不好,這幾年連上朝的次數都越來越少。

她的兩個兒子在朝中活動頻繁,她平時也無暇管束,極少過問。

但她若是知道,她的兒子要造反,要讓大昭就此覆滅、改朝換代呢?

杜如衾一生為國,若不是受兩代帝王賞識提拔,豈能從一介孤女做到位列朝班、榮封郡公,而後又嫁入崔氏一族,至今歷經三朝得滿朝敬重?皇家於她之恩高義重,非肝腦塗地無以為報,而如今子孫所為,又將她推到了什麽不忠不義的境地?百年之後有何顏面去見先帝?

如果是平時去找她,杜如衾必會避諱萬分,認為來者是蓄意挑撥母子關系,更不相信兒子會如此大逆不道。

所以祁王要見杜如衾,必須在他們的的確確已經動手的時候去見,讓杜如衾避無可避,親眼看著已經發生的一切。

至於拿著崔琿的罪證,則是在告訴杜如衾,她的兒子背地裏幹了什麽勾當,以及天子早就知道了此事,之所以一直不曾發作,是因為天子看在杜如衾勞苦功高的份上,願意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天子對崔氏一族如此寬容仁慈,但崔氏卻在謀劃弑君。

而崔令之、崔琿兄弟二人所效忠擁護之人,正是害死她孫兒崔弈的兇手。

這讓杜如衾作何感想?

【祁王姜承晝聽說京城城門已關閉,親自拿著新得的千年靈芝去了崔府,一面與崔琿寒暄,一面說要將靈芝送給近日染疾的沐陽郡公杜如衾,順帶探望一二。】

【得知祁王姜承晝要見母親,吏部尚書崔琿不便拒絕,帶著他來到沐陽郡公杜如衾養病的院落。】

很好。

祁王也動身了。

姜青姝查看了一眼祁王的動向,放下心來,事情目前都在計劃內有序進行,只要張瑾那邊沒有留什麽後招,應該不會出什麽大問題。

張瑾也很難留後招。

她之所以設計自己跳下懸崖,不單是為了轉明為暗,更是想要張瑾方寸大亂。

這個人手腕太強、十幾年的官場廝殺所積攢下來的沉著冷靜不是那麽好打亂的,他太懂克制自己,只有在她跟前動情時,才稍稍會失態,其他時候,便是泰山崩於前也面不改色。

沒有這樣的魄力,他也不會成為擊垮所有政敵、乃至先帝的贏家。

所以,此人不可硬剛。

要令其亂,當以攻心為上。

先用情愛背叛來刺激他,令他被憤怒沖毀理智而貿然謀反;再令她的“死”來打擊他,令他自責內疚消沉,擾其判斷,亂其心神,露出更多破綻。

從張瑾放棄殺趙玉珩、慌張趕回行宮的行為上,也看出來他亂了、慌了。

姜青姝能清楚地看到張瑾趕到行宮之後的種種反應,看著他站在懸崖上失神、在崖底茫然無措、在臨華殿懊悔痛苦,甚至一怒之下殺了跟隨他多年的周銓。

種種反應,連她瞧了都要動搖。

好像他有多癡情一般。

但她知道,不是這樣的,張瑾曾說逐步親政的她與他相似,他們就像同一類人,如猛獸蟄伏於林,精於廝殺,噬骨吞肉,熟知叢林法則,絕不手軟,不甘為人刀俎,只求乾坤在握。

對她,她相信張瑾是愛的,但他這個人從來只會理所當然地覺得權勢和愛情都能兼得,斷不會有什麽為愛犧牲的概念。

現在,她就狠狠地打醒他。

人若太貪心,只會什麽都得不到,譬如張瑾,什麽都要的下場,就是她全都要奪走,什麽都不會留給他。

如今事事都在她的掌控中,唯有一點讓姜青姝懊悔。

——那就是鄧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