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讓大明王師脫胎換骨

在人人還在為一戰封了四國公而咋舌的時候,大明天子說了這麽一句。

而聽這一句的對象包括了商人,這是什麽含義?

這一刻,楊慎忽然理解了皇帝當初為什麽要派越王為楊一清扶靈歸葬,到黔國公府住上那麽久。

皇帝心中的志向如此之廣,這開枝散葉的說法,又豈是只為了鼓勵臣民?

藩王藩王……將來,大明大約是要再如國初一般,當真是諸王實封外藩,以為屏障了。

在新的一套體系之下。

楊慎能想到,張孚敬他們自然也能想到。

大明周邊的域外藩國如此多,容得下諸多皇子。

皇帝現在才六個皇子,這只怕不夠。

所以睿王為什麽也能得到天子耳提面命,那就講得通了。

諸藩並非完全圈養於京城,也講得通了。

既然如此,帝國的心臟還當真需要好好規劃一下。

於是席間閑聊時,張孚敬提了提之前他們在午門外商討的事情。

“重新修整紫禁城?”朱厚熜皺了皺眉,“為免諸殿再走水,確實要多加防範。只是這工程耗費有點大,不急在一時。”

印象中嘉靖“火德”充沛,好像在位時連三大殿都燒了。

楊慎總算知道張孚敬為什麽今天提這件事了,因為頓時有許多鄉賢富商“誤會”了張孚敬的意思,踴躍表示應該盡一份力。

給地方官員送禮打點,哪裏比得上直接向皇帝送禮打點?

這種幫皇帝把他的家修建得更高一點的機會,求都求不來。

金坷垃更慚愧了。

他搞了這麽多年,養了那麽多人,就是沒賺那麽多錢。

好在皇帝沒有當場應允。

“這樣吧,禮交部和工商部研究一下,先拿出個方案和預算。你們都有心,朕心實慰。這回萬壽,內承運庫著實多了不少賀禮,有許多奇珍異寶倒是華而不實,宮裏也用不了那麽多。等下你們可以看看,有哪些想買回去。也不用急著拿銀子出來,最終這工程不都是要有諸多采買嘛?”

朱厚熜又笑著看楊慎:“狀元公也出出力。今日認籌國債,響應國策的,那也是良善人家。寫些字,回去裝裱門楣,也不失為一樁佳話。”

楊慎啼笑皆非,但只能回答:“臣自當盡心。”

頓時是賓主盡歡。

對這些富商來說,見到了皇帝本人,他的氣度和格局,他說話的風格,是真的與想象之中很不一樣。

若說最不一樣的……沒有低看他們的意思,反而很有倚重之意。

這還不夠嗎?

哪一朝哪一代,行商獲利,竟與這等國策有了緊密聯系?

……

至此,萬壽聖節的三件大事:閱兵封賞、內外賀壽、經濟擴張頂層部署都做了。

接下來這幾個月,是籌備。

兩大長城公司的設立,與即將推動的戶籍變革、軍制大改相連。

戶籍變革,也與青甘、河套、宣寧三大邊區的土地分配相連。

軍務會議要先把精神傳遞下去,這一回,先是五府都督、邊區外的各省總兵赴京參會。

都是軍伍中人,來得比文臣要快——若是馬都不能騎、受不得顛簸,做什麽將領?

他們離開當地,至少在這個冬天,又是安全的。

將領們在路上趕,南洋那邊諸多小國的使節還沒離京,要急報入京的快船已經行駛於南洋之上。

去年夏天,馬六甲被大明海師奪還。大敗的消息傳回葡萄牙時,已是去年底。那個時候,河套正在激戰,朱厚熜在去開平的路上。

隨後葡萄牙研究對策,定下了必須搏一搏的基調。

伯爵恩裏克率現成的數船先行,既問責印度總督和馬六甲總督,又肩負奪回馬六甲的重任。葡萄牙那邊則組織更多的戰艦、商船組成遠征艦隊,隨後出發。

他漂洋過海先到果阿,解除了前任印度總督的職權押送回葡萄牙,花了一點時間整頓之後,就冒冒失失地直接先過去談判。

也許是身後正在過來的葡萄牙遠征艦隊給了他底氣,也許是過去這麽多年葡萄牙在海上的無往不利讓他過於自信,也許是印度總督與胡安推脫罪責說了些迷惑他的消息,誰知道呢?

許多時候是會有蠢貨做蠢事。

而這一回,在大明進化了的阿方索,本就精明無比的汪直,野心膨脹的胡安,還有想要再立大功的趙俊,共同導演了一場大戲。

當拿著恩裏克“命令”回到果阿帶著商船為主、大小戰艦只十一艘的部分葡萄牙遠征艦隊駛入了馬六甲海峽、接近馬六甲城之後,早就埋伏到海峽靠近印度洋那一端島嶼峽灣裏的部分大明海師及海貿行護航戰艦,連同分散到東面的其他戰艦包圍了過來。

而馬六甲城裏,還當真假模假樣地換上了葡萄牙的旗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