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真實的皇帝

皇後的長兄回來了,跪在他的皇帝妹夫面前行了禮之後,被皇帝親自攙了起來。

禦書房裏的氣氛哀痛,黃錦心裏默默嘆了一口氣。

朱厚熜看著孫元已經黑瘦了的臉龐和上面的皺紋,輕聲說道:“這麽多年,辛苦你了。”

“臣不苦,陛下節哀,保重龍體才是。”

“坐吧。”朱厚熜回到了禦案後坐了下來,“陜西那邊的樹長得怎麽樣?”

“……難。”孫元實話實說,“樹種倒在其次,栽樹的人手太缺。那毛烏素一帶禁了耕牧,百姓自然是寧去河套邊區。西寧邊市大興,商貿不絕,臣給不起比企業和公司更高的薪資。”

做這件事,是短期內見不到效果的事,純投入。

這一點,其實君臣也都明白,而且嘗試尋找一些兩全其美的經濟作物。

“沙棗,枸杞,文冠果,如今都還沒收成?”

“收成是有。”孫元開口道,“但掛果不多,收成後,質相不佳。臣這次回來,還想奏請陛下,讓農學院的供奉們再去一趟陜西,這回派一些人常年呆在那邊。不同樹種,還是要看看能不能嫁接為新,在那裏更易成活,掛果更多。”

朱厚熜點了點頭,但卻說道:“陜西的奏報,朕一直留心。孫家勞苦功高,你在陜西已經呆了這麽多年,底子已經打好了。將來改良樹種,有百姓願去那裏種樹得果以此為業,這不是只花時間就能行的。這次回來,你就留在京裏吧。”

“……臣,還是去陜西的好。治沙多年,不可功虧一簣。”

朱厚熜擺了擺手:“朕已有打算,心裏有個人。他去了,定能把這件事繼續做好。”

“不知是何人?”孫元問了一句,而後解釋道,“陛下恕罪,臣不是要違逆聖意。只是那裏的樹都是臣張羅著栽下去的,臣記掛著……”

“你有這層記掛,朕沒看錯你。”朱厚熜頓了頓之後道,“是海瑞,嘉靖十四年的進士。如今他在六品也有幾年了,朕會委他一個巡沙禦史,專辦此事。他……吃得苦,也愛民如子。”

“臣聽說過他。”孫元恍然,“知台灣邊區新港縣,頗有教化美名。土民漢民,皆視為一體,開荒墾田,興修水利,有青天美譽。”

“讓他去那裏,他會把你的差事繼續辦好的。”朱厚熜回到正題,“讓你留京是為什麽,想必你也清楚了,不必再提重回陜西。”

“……是。”

孫元之前是在表態,也只是今天這奏對的話由。

孫嵐的事情,才需要他這個長兄出面。

朱厚熜緩緩說道:“在京重臣推舉楊慎接任總理國務大臣,太子的事不用擔憂了。這後宮也不可無主,朕對大明還有許多事想做,不能因後宮紛爭牽扯太多精力。茗兒有遺願,姐妹相繼為後倒沒太多別的麻煩,只是孫家如此恩寵,朝野會有議論而已。另外,那童氏母家……”

孫元明白了皇帝的意思,有些無奈地低下頭:“雖百般約束,但總難免有親族以皇親自詡,做了些敗壞天家清譽的事,臣愧對陛下。”

“人之常情,在所難免。”朱厚熜回想著陸炳查回來的情況,“也不是什麽大毛病,無非在鄉裏多買了幾畝田,多置了幾家店。欺壓鄉裏、戕害人命的事沒做過,已經是約束得力了。”

“……陛下之意,是讓臣將來親自約束?”

他知道,過去那是因為畢竟隔著一層。只是孫交老年所收的侍妾,孫嵐也非孫茗的同胞親妹。但從眼下就熱心置業的做派來看,如果孫嵐貴為皇後了,被孫元謙讓才襲封爵位的孫京恐怕壓不住那童氏母家膨脹的利欲。

朱厚熜點了點頭:“孫京畢竟沒有官位,不是朝中重臣。”

“……臣資質愚鈍,恐難當大任。”

“無妨,治安總司總長的位置,都是朕欽點的。”朱厚熜都有了安排,“如今的兩個副手,陳寅當初曾在成都護衛楊家,與楊慎有些淵源。袁紅瑁是忠臣之後,也有勇謀。你在那個位置,用好人便行,如今大明內部也沒那麽多事。”

“臣謝陛下信重!”

用兩任皇後的大舅哥做治安總司的總長,這下整個大明內部兩京十六省的緝盜治安權力都在他手上,孫元的震懾力是足夠的。

他們兄弟二人,處事自然要更小心,不要被其他人挑出太多錯處。

平日裏去約束本身小門戶的童家,不是靠皇帝或者孫元兄弟一兩句話就能辦到的。真有事情的話,秉公處置,那才是正理。

童氏本身還年輕,只怕孫元兄弟將來走了,她還活蹦亂跳。

孫嵐更年輕。

不在接下來這十來年裏把童家約束好,天知道將來會演變得如何?

朱厚熜原本是真想就此不立皇後了,只晉升兩個貴妃,讓林清萍和文素雲兩人幫他把後宮打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