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我怎麽有種被忽悠的感覺?!!

任務三‘湮滅力’的表現研究,驟然間獲得了大量的靈感值,就證明利用超導制造交流重力場的實驗,肯定是完成研究的方向之一。

之所以強調是‘之一’,是因為湮滅力可能有很多表現形式,不一定只是在超導相關的實驗上。

不過,既然找到了一個方向,王浩肯定會抓住機會繼續做深入研究。

超導物理實驗室對實驗的總結是錯誤的,他們根本不知道湮滅力的原理,說什麽超導材料的質量損耗,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王浩肯定了物理實驗室的研究有意義,就開始和肖新宇、何毅,談起了‘利用超導制造交流重力場’的實驗。

他對這個實驗幾乎沒有任何了解。

當知道相關的內容以後,也感覺非常的驚訝,“所以說,你們是復刻國外的實驗,而且相關資料非常少,交流重力也只是一個概念性說法,並不確定存在?”

“對。”何毅說道,“相關領域有一些資料,我們就照著這個方向研究了。”

“為什麽?”

王浩稍微有些不理解,他看何毅、肖新宇的樣子,也不是對於交流重力很‘狂熱’,似乎只是找一個方向去做研究。

但是超導是屬於新興科技,相關的理論研究,可以說有非常多的方向,找一個‘可能存在,又可能不存在’的領域做研究,肯定比不上底層超導機制類更容易出成果。

肖新宇苦笑的開口道,“很簡單,因為申請經費啊。”

王浩帶著疑惑聽著。

肖新宇仔細解釋了一下,他們是西海大學支持建造的物理實驗室,主要方向是超導方面的理論研究。

但是,超導的研究非常具有前沿性,而且已經在市場上有很多的應用。

在超導的應用領域研究中,肯定是以那些國家、企業高投入的實驗室為主,而超導機制類理論的研究,大項目都被國家重點實驗室拿下了。

一般的小實驗室想申請超導理論類的項目,幾乎是不可能通過的。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科學院旗下超導實驗室,他們專門做超導理論性的研究,而且是對國外開放的,好多項目都有國際合作,實驗室建立三十多年,擁有無數理論性成果,還在某些方面走在了國際前沿。

如果是大型的理論研究項目,肯定優先考慮這種大型的超導實驗室。

他們的實驗室規模屬於‘中小型’,評級也只是‘市重點’,想要申請百萬以上的項目,就必須有讓人眼前一亮的研究特色。

顯然,‘交流重力’的研究非常有特色。

肖新宇苦笑道,“上面怎麽想的,我們都知道。”

“反正就是幾百萬的小項目,要是能有成果就賺大了,沒有成果也沒關系。”

“交流重力相關的研究資料很少,要麽就是被國際高度保密,要麽就是研究沒有任何進展,去研究這個還是很有意義的。”

王浩聽了才明白過來,正是因為實驗室沒有多大影響力,想要申請大項目就必須有特色,所以才要研究這種‘很特殊’的項目。

他思考著點了點頭,也考慮起參與到實驗中的問題。

湮滅力的表現肯定不是體現在超導材料的質量損耗上,他認為,大概率和所謂的‘交流重力場’有關。

但具體是什麽情況,還是要進一步的做研究。

……

王浩在實驗室了解了一番以後就離開了。

他還是要多看一些資料,掌握基礎以後再考慮這個問題。

第二天的時候,他找了和交流重力場有關的資料,確實就像是肖新宇所說,國際上的公開資料,只有一些二十多年前的報道,還有一篇李寧教授發表的論文,再後來就是有研究團隊發現交流重力場的新聞。

這個研究團隊對於交流重力場的發現非常巧合。

在一次超導研究的實驗過程中,有個研究員就在超導圓盤旁邊抽了一根煙,然後就看到煙霧飄到圓盤上方時,忽然轉變方向向上方飄過去,就好像下面有微小風力吹動一樣。

在連續試驗了幾次以後,他們確定了這一發現。

不過再之後就沒有任何相關資料了,有小道消息說是研究被阿邁瑞肯國防部接手,直接列為了保密項目,但也有其他人認為,交流重力場的理論就是個謊言、是個騙局,研究也不可能再有任何的進展。

孫健正走了過來,感興趣的開口問道,“王教授,你在看什麽?”

“看看以前的資料。”王浩道,“和超導的研究有關,三十年前,有一篇‘交流重力’的理論研究,說交流超導能實現反重力效果,二十年前,有個團隊發現了反重力現象,但後來就沒有後續報道了。”

他說著搖了搖頭,“你覺得這種研究是真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