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八章 作證(第3/5頁)

“大皇兄當年親口告訴我,韓良媛離宮時,已有兩個月的身孕,他自得知了此事後,便一直派了人在大江南北的尋找韓良媛母子,總算於新近有了線索,知道韓良媛為他生了一個兒子,算來是他真正的長子,母子都還幸存於世之事。讓我將來待侄兒被找回京中,認祖歸宗後,一定要多多照拂於他,讓他能盡快適應宮裏和天家的生活,也能盡快培養出真正的皇長孫應有的氣度和風範來。所以我可以證明,韓征的確就是大皇子的長子,是我們宇文家的血脈!”

安親王隨即也道:“此事我亦知曉,因為大皇兄也找過我,與我說過同樣的話。大皇兄還說過,他對長子和韓良媛都虧欠頗多,待他們被找到,帶回京中後,一定要加倍的補償他們。卻不想,大皇兄剛找過我沒幾日,便出了大事,以致物是人非……萬幸還有忠仆黃祿,遵從大皇兄的遺願,最終找到了大侄兒,將他帶回京中,輾轉有了今日,大皇兄在天有靈,看見大侄兒這般的文韜武略、器宇軒昂,看到自己終於能沉冤得雪,大仇得報,物歸原主,也定能瞑目了!”

太後與隆慶帝不待二人把話說完,已是臉黑如鍋底,氣得說不出話來。

片刻,還是隆慶帝近乎從牙縫裏擠出了一句話:“你們兩個真是好,好得很啊,朕以往還真沒錯看你們!”

兩個見風使舵的小人,果然絲毫都靠不住,廢太子當年明明就與他走得最近,真要找人傾訴,找人照拂兒子,也該先找他才對,怎麽可能舍他而去就兩個小婦養的、滿肚子壞水兒的庶子?

卻硬生生給他編得跟真的似的,也不知韓征許了什麽好處給他們,總之他一定不會讓他們如願,便是死了,也不會放過他們!

安親王似笑非笑應道:“四皇兄有沒有錯看三皇兄和我,我們說不好,倒是您和太後、不,褚庶人,我們才真是錯看了你們呢,當年褚庶人待大皇兄是何等的疼愛,不是親生勝過親生,您待大皇兄又是何等的敬愛崇拜啊?弄得我們都只差要懷疑褚庶人是‘天下十個後娘九個壞’裏那個唯一的例外了,不想我們終究還是沒看錯,褚庶人注定當不了那個唯一的例外!”

平親王跟他一唱一和,“可不是嗎,當年褚庶人可是出了名的賢良淑德,父皇與宗親們都贊不絕口,四皇弟也聽不得任何人說大皇兄一個字不好的,誰能想到,他們母子都是裝的,都是在沽名釣譽,麻痹世人,以待最後一擊即中呢?也是,尋常人家當後娘的且容不得家產的大頭都得給原配嫡子,自己的兒子落不下什麽了,何況咱們家的家業還是萬裏江山,當後娘的自然更容不下了!”

太後讓二人氣得直哆嗦,好容易才艱難開了口:“你們兩個胡說八道什麽,韓征到底許了你們什麽好處,讓你們如此顛倒黑白,指鹿為馬?你們別忘了,這終究是宇文家的江山,你們也終究是姓宇文的,就為了一己私利,便助紂為虐,讓江山旁落,不但先帝在天有靈饒不了你們,列祖列宗在天有靈,也都饒不了你們!”

隆慶帝則沉聲道:“朕沒有兒子,三皇兄五皇弟與朕都是骨肉至親,你們的兒子便與朕的親生兒子無異了。朕也早就有意,會於一眾侄子們中間,挑一個方方面面都最出挑、也最合適的,過繼為嗣,以承國祚,三皇兄五皇弟可別被眼前的蠅頭小利給蒙蔽了,為撿芝麻,丟了西瓜才是。”

雖然他從來都最厭惡‘過繼’這個話題,厭惡一切提這個話題的人,可如今為了自保,為了爭取一切能爭取到的助力和機會,他也只好自己先提,看能不能誘得老三老五兩個見風使舵的臨陣倒戈了。

那可是他們心心念念了這麽多年的儲位,就不信他們能不動搖!

可惜平、安二親王竟真都一臉的不為所動,“我們可從來沒有過任何的非分之想,以前沒有過,都是既來之,則安之,福氣若真降臨了,便坦然受之,若沒有那個福氣,也一樣活便是;如今更不會有,畢竟大皇兄才是父皇的嫡長子,是父皇最滿意的太子,大皇兄一系也才是大道正統,我們當然要追隨大侄兒,讓父皇和大皇兄含笑九泉了。”

平親王自不必說,有把柄在韓征手裏,早就不敢輕舉妄動,自是韓征一找上他,一開口,他便同意了。

有實無名的太上皇他是掙不上了,那能掙個世襲罔替的****過過癮,也為子子孫孫都掙一個保障,也算不錯了,不是嗎?

至於安親王,一開始倒是想打哈哈的。

他的嫡長子宇文瀾明明機會就最大,****也斷斷及不上堂堂一國之君來得尊貴無匹,更別提自此後他這一枝的子子孫孫都會受益無窮了,他除非傻了才有明明有極大的機會吃到魚,偏要去屈就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