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第4/5頁)

往年並州的軍糧是由並州刺史就地征收,安定伯掛著並州刺史時,每年到季都是將任務攤派給各郡縣,不完成征糧任務提頭來見。他的做法是很多刺史慣例的做法,簡單粗暴,也省了不少事兒。

可普通民戶就苦了,因這軍糧是征到他們頭上,卻永遠征不到鄉紳豪族——最多是郡縣完不成上級攤派的任務時,這些鄉紳豪族出點錢糧替他們補缺,讓官衙欠他們人情。

如今她另辟蹊徑,沒有攤派任務給下級郡縣,倒是熱熱鬧鬧地借了全並州一百多戶豪族的四十萬石糧食和二十萬石馬草。

*******

已是過了一天,高闕塞依然是愁霧繚繞,都道是這天氣見了鬼。

西魏人在城頭上看不清城外,晉軍則借著霧,在山坳下找了地方紮營,數百西魏戰俘被捆縛著,堆坐在地上,等候晉人的發落。

晉軍俘獲大批胡人的場景,自惠帝後就很少見了。倒是晉軍或漢人被捆去西魏當奴隸比較常見。

此刻他們大聲談笑著,興奮地議論著怎樣折磨俘虜,甚至是刻意在戰俘面前議論。而那些戰俘有的驚懼惶恐,有的破口大罵,有的焦慮不安,也有的麻木淡漠。

營中彌漫著一片躁動不安,中軍帳子裏,蕭懷瑾召齊了部將,一派臨危不亂的平靜:“本將知道,這是八百多俘虜,八百多張嘴。哪怕一天只給他們吃一頓,三天下來也要浪費近百石的糧。”

他的冷靜並沒有平息眾人的躁動,反而感受到了他們的隱忍不言。他視線掃過去,他們眉頭緊蹙,似乎……都在蓄力?

這是準備和他來一場驚天地泣鬼神的怒吼?

謝令鳶在角落裏,對著蕭懷瑾擺手。

這時候你冷靜什麽啊?你沒和人吵過架嗎?吵架的時候你表現的越冷靜,對方越生氣的好嗎?!

作為曾經撕逼多年的準影後,她曾經深諳各種氣死女明星的辦法……

蕭懷瑾目光與她對視,心領神會。

他突然亢奮,突然拔劍,斬釘截鐵,義正辭嚴,口沫橫飛:

“所以!我晉軍的糧食是百姓辛苦播種得來!!自然沒有喂給敵人的道理!!!本將不答應!!絕不答應!!”

……沒人要拿晉軍的口糧來喂胡人啊?我的將軍大人。

眾將領臉色稍霽,總算是聽柳不辭表明了立場,不拿軍糧養降兵。

一個年資老的部將沉穩道:“大將軍的意思,末將領會。大將軍從京城來,長安帝都,講究的是詩書禮節,軍中嚷嚷著吃胡虜肉、飲匈奴血,其實是叫您看笑話了……”他話鋒一轉:“但大將軍肯定也知道,十三將士歸玉門的故事。”

蕭懷瑾自然是知道的,前漢時,匈奴人圍困漢人城池,漢兵彈盡糧絕,煮鎧甲戰弩上的皮革來充饑,甚至吃了匈奴使者。在缺水缺食的極端狀況下,守軍堅守了數月,回玉門關時僅剩十三人。

那老將嘆口氣道:“咱們的糧草本就勉強,尤其戰事緊迫時,士兵們會生出食胡人肉的念頭,也是為了打贏這場仗,為了奪回咱們晉國的城塞。如果主帥不喜,就請允許士兵把那些戰俘殺了,以免放在軍中弄生亂。”

慈不掌兵。

這四個字有點重,那老將沒有說出口。但柳不辭的決定,將反映出他的心性是堅狠還是慈軟,他們都等待著。

然而柳不辭又否了他,搖搖頭:“不必殺,他們自有他們的用處。”

“……”

不給飯吃,又不讓殺,留著一群大老爺們兒到底要幹什麽?是要拿來欣賞嗎?!要是美女他留下還能想通,八百糙老爺們留著幹嘛?

眾將領不禁猜測紛紜,難道軍中太久沒見葷,柳不辭是想把這群俘虜拿來當軍-妓?呃……可是這口味也太重了吧,他們身形比晉軍還五大三粗,個個長滿了胸毛,誰上啊!

有人粗聲粗氣地問道:“那依將軍的意思?”

蕭懷瑾掃了眼外面的戰俘,伸手把屠眉拎了出來,一腳踹去門口:“你,去幹你的老本行去。”

屠眉被踹出來,愣愣地看著他,對視半天,才忽然靈竅一開:“哦!你,想拿他們來換錢?!”

眾人又嘩然起來,謝令鳶倍感意外。她依然等著蕭懷瑾接下來的打算。

“我要錢做什麽,我要換糧食。”蕭懷瑾拍了拍手,那表情不似認真。

屠眉嗤了一聲,覺得這想法十分荒謬:“咱們要拿戰俘去換糧食,西魏就肯換嗎?打仗的時候吃飯有多重要,換了的話軍中嘩變怎麽辦?拓跋烏又不是傻子!”

其他部將也紛紛蹙眉,本以為柳不辭攔著他們不殺戰俘,是有什麽驚才絕艷感天動地的用意呢,結果居然是……

“拿去換口糧,這也太……”兒戲了。

“你看,你們都知道不能換。”蕭懷瑾有點累,往席子上盤腿一坐,嘴角微翹:“拓跋烏當然不是傻子,他只要腦袋不壞,就不會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