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章 孵雞(第2/2頁)

看著小豬羔長的結實,跑動的也歡實,連守信和張氏就都很滿意。

三口人,一人挑了兩只小豬羔,只將最瘦小的兩只留給了趙老疙瘩家。

“得了,剩倆撈渣,俺們自己個養活了。”趙老疙瘩笑道。

六只小黑豬羔子,過秤稱了,一共是一百零三斤四兩,抹去零頭按照一百零三斤來計算,價銀合計是五千一百五十文錢。

隔天,連守信又去青陽鎮的大集上買回來六只豬羔子,這六只出自兩窩豬,一共是一百一十一斤,花了五千五百五十文錢。

一共十五只小豬羔,連守信就將找人砌墻,將一個大豬圈隔成三個小豬圈,每個小豬圈裏都放了豬食盆和水盆,這是怕十五只小豬羔都擠在一起,有的搶不上食,長不好。隔開來養,就可以有效避免這種情況,也可以減少豬瘟病的發病率。

買回了小豬羔,連蔓兒扒拉著算盤算賬,十五只小豬羔,總共的花費折成銀子供是十三兩六錢五分,養上一年,年底留一頭自家殺了吃肉,其余的賣掉,估計最少可得銀四十四兩二錢。

喂豬主要用連記鋪子剩下的泔水,這個可以不算錢,那麽去掉買豬羔子等成本,一年下來,養這些豬的純利潤大約是三十兩銀子,另外加上一頭豬的豬肉。

三十兩銀子,對於大戶人家不算什麽,但是對於莊戶人家,卻是筆大收入。

小豬羔買回來,有大梁子媳婦喂,並不用連守信和張氏操太多的心,張氏就找了個破籃子在裏面鋪了幹草和棉絮,在上房東屋的炕梢弄了一個窩,又抓了一只抱窩的母雞進屋。

“娘,你咋把它抱屋裏來了。”連蔓兒看見張氏手裏打蔫的母雞,就問張氏。

“雞抱窩孵蛋,不能冷著。不抱屋來,在外面,這雞也孵不出來啊。”張氏放下母雞,就提了一籃子雞蛋,往炕上坐了。

“那放前院廚房裏,要不放鋪子那屋裏不也行嗎,幹啥非得弄這屋裏來?”連蔓兒就道。

“擱別的屋我不能常看著,我不放心。再說,別的屋,也沒這個屋暖和。要不是知道你嫌埋汰,就擱你那屋裏了。你和你姐那屋裏最暖和。”張氏就舉起一個雞蛋,眯起眼睛沖著陽光打量。

聽張氏這麽說,連蔓兒就不吱聲了。

“你別看著它這樣,抱窩的雞不吃不喝,一點也不埋汰。”張氏繼續挑揀著雞蛋。

連蔓兒就爬上炕,在張氏身邊坐了。

“娘,你這是幹啥那?”連蔓兒問張氏。

“挑孵雞的雞蛋。”張氏就拿了兩個雞蛋,讓連蔓兒對著陽光看,“這個就能孵出小雞來,這個就不能。”

張氏讓連蔓兒看兩個雞蛋蛋黃處的細微差別。

連蔓兒眨眨眼,點點頭,表示看明白了。其實她沒大看明白,不過心裏知道,不是每個健康的雞蛋都能用來孵雞的,只有受過精的雞蛋,才可以。連蔓兒家有公雞,但也不是每個蛋都合格。

張氏只挑了十個雞蛋,然後就又提了個籃子上炕,這籃子裏面放的都是鵝蛋。每個鵝蛋,都比連蔓兒的手掌還要大。

連蔓兒捧著個滑溜溜的鵝蛋,愛不釋手。

“……從小七同學家買的,說都能孵,我再看看。”張氏就又將鵝蛋每一個都對著陽光看了一遍,滿意地點點頭。這才將十個雞蛋、十個鵝蛋都仔細地放進雞窩裏,又將母雞抱上去,讓它趴好。

“行了。”張氏又讓連蔓兒幫忙,在炕梢放了一扇閘板,將雞窩隱蔽在閘板後,和外面的空間隔開,這才拍拍手道。

母雞孵蛋期間,不僅要溫度適宜,而且最好選用安靜、隱蔽的空間,避免母雞受到驚擾。這樣可以保證小雞的出殼率。

“娘,這些蛋,得啥時候能孵好?”連蔓兒又問張氏。

“正常算要二十一天,也有早兩天晚兩天的。”張氏就道。

“二十一天,那時候我哥差不多剛考完試。”連蔓兒算了算,就道。

“差不多。”張氏點頭。

晌午,五郎和小七從私塾回來,五郎就從書包裏拿出一封信。

“我爺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