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第2/6頁)

程晉臣跟程紅玉坐了半晌,養真本想留他們吃中飯,他們兩個卻因為沒有跟家裏說,所以仍是要去,只在臨去的時候程晉臣說道:“橫豎如今妹妹出來了,見面也方便,我改日再來探望。”

才送程家姐弟出門,卻見薛典帶了仲春正好在門前下馬,仲春見了程晉臣便忙過來行禮:“小公爺!”

程晉臣笑道:“你跟著薛大叔見多識廣的,越發出息了。”

仲春紅了臉,薛典卻道:“小公爺如何不吃了中飯再去?”

程晉臣道:“今日沒有跟家裏說,改日必來叨擾。”

薛典親自站在門口送了他姐弟兩個上車去了,這才回府。

進了堂中,薛典先跟養真說道:“在莊子上種的那些蒜,如今長勢很好,就是近來愈發冷,怕下雪凍壞了。”

養真忙問道:“長的多高了?葉子怎麽樣?”

薛典道:“按理說要九月、十月時候種的,咱們種的稍微早些,所以長的也快,我怕你不知道,特拿了一棵。”說著,竟果然從袖子裏抽出了一棵蒜苗。

養真一看,已經長出了綠色的葉子,只是還不算很大,養真翻來覆去打量半晌,笑道:“原來這蒜還能長成這個樣子。”

薛典聽了這不知世事的話,啞然失笑。

養真又認真地把蒜苗在手臂上略一比量,對薛典道:“薛叔叔,你看著要是葉子都長的很好很綠了,有我的手臂長,就叫人采摘了。”

薛典愣住,驚問:“你說什麽?不不,這會兒雖然長了葉子,但實則蒜瓣還沒長好,至少要等到開春抽了蒜薹,底下的大蒜才能長好才能賣錢的。”

養真說道:“我不是想賣蒜瓣,總之薛叔叔務必盯著,最好趕在下雪之前,我怕下雪後把綠苗都凍壞了。”

薛典百思不解:“真的要在這時候采割?沒長成的蒜有誰會要?豈不是把銀子都白白地扔了似的?”

薛典雖然很聽養真的話,但生怕她是小女孩兒,不懂這莊稼作物,何況這批蒜苗又是他從頭到尾督促著下種的,雖然知道就算成蒜也賣不了多少錢,但是總是一分收獲,若是白白糟蹋卻是不能答應的。

養真見他著急的臉色都紅了,才笑道:“薛叔叔不要著急,既然這樣咱們不忙著采摘,再等兩天就是了。”

薛典不知道她這話是什麽意思,想了想,橫豎她不要現在就毀了蒜苗就罷了,當下定定神,又說道:“上回因為離京的緣故,匯豐樓有些人憊懶不作為不說,還跟客人打架,私下裏偷菜偷吃的,給我知道後訓斥了他們幾句,他們還很不服,我已經將幾個鬧事的趕走了。”

養真道:“這些事薛叔叔料理就是了,不用特跟我說。”

薛典道:“這也不算是小事,因為他們壞了匯豐樓的名頭,以後有個流言蜚語說起來,你心裏也好有數。”

養真點頭。

薛典又拿了幾本賬簿出來,給養真指著說了哪些開支,哪些又是收入之類。

弄完了這些,薛典道:“你自己再好好地看一看,不要嫌煩,畢竟如今搬出了喬府,你當家做主了,這些事不能馬虎。”

養真笑道:“不還有薛叔叔嗎?”

薛典一笑,卻又問道:“大太太的病好些了嗎?”

養真說道:“已經很有起色了,再仔細調養個幾天應該就好了。”

薛典遲疑了片刻,見杏兒在旁邊,便不言語。養真看出來,便示意杏兒先行退下,才問道:“是不是有什麽話說?”

薛典見她把杏兒支開,才小聲說道:“近來我在外頭走動,聽說了許多不堪的話,多半都是從喬家傳出來的……方才回來的時候,竟看見在巷子外有幾個人探頭探腦的,看著不像是些好人。我……”

養真問道:“他們傳什麽?這些人又想怎麽樣?”

薛典欲言又止。

原來養真帶了謝氏出府後,朱老太太自然難以按下這口氣,加上先前她就曾傳薛典跟謝氏如何,如今養真又帶了謝氏去,所以底下竟更又說謝氏跟薛典出了府後,如何公然弄出不堪的奸/情之類的話。

先前薛典看見的那些探頭探腦的人,便是聽了那些閑言碎語的閑漢,想要來看熱鬧或者有別的不良企圖。

養真見薛典面有難色,心中想了想,也略猜到了幾分,便道:“人正不怕影子斜,何必怕那些無所謂的?”

薛典道:“我只是後悔當時自己一時沖動,才引出這些事來。我擔心……會影響到你還有太太。所以我想,要不然我還是離開京城,反正莊子上也需要人,至少不往這裏走動了,也省得那些閑話更盛。”

養真皺著眉頭,還沒有出聲,就聽到裏間有人咳嗽著說道:“如果真是這樣,我寧肯是我回到喬家去。”

兩人忙起身,卻見是謝氏扶著珍姐的手走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