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第3/6頁)

薛典對這些醫理自然一竅不通,便不做聲。

旁邊一名太醫琢磨說道:“若說風寒,也有許多症候種類,曾經有人流傳說此風寒或許跟南邊的疫情大同小異,若是如此,據《名醫別錄》裏說,大蒜可以散癰腫魘瘡,除風邪殺毒氣,再配合風寒藥,卻仿佛的確對症,有些道理的!”

兩人說罷又看薛典:“那不知你是從何聽來的這偏方?”

薛典便只含糊道:“我是聽一個人說起來,說是有人病了後無意中喝了這水又吃了藥病就好了,所以我才試試看。”

大家忙聚頭一通商議,幸而這藥引子不是別的奇奇怪怪的東西,倒是可以給皇上入口。索性試一試。

當下先叫人去回了皇後,皇後亦是別無他法,就準了。

只不過因為是冬日,宮內並沒有這種新鮮青蒜,還是薛典從袖子裏拿了一棵出來,有太醫笑道:“你倒是小氣,居然只帶一棵在身上?”

薛典笑而不語。

於是太醫院裏熬了湯水,立刻送去乾清宮,張皇後親自嘗了口,幸喜沒有什麽大的怪味,於是親自服侍著寧宗喝了。

太醫又進風寒藥,寧宗一並喝了,便躺著歇息。

張皇後才出到外間,又詳細問過太醫院的人,便哼道:“這種低賤的東西也送進宮給皇上服用,若不是你們無能,怎會如此?本宮告訴你們,若皇上喝了這個還不管用,就是那個人招搖撞騙,立刻處他欺君之罪,你們一個個也都該打。”

太醫們噤若寒蟬。

趙芳敬也伺候在旁邊,聽到這裏便問太醫:“你們說的那人叫什麽?”

其中一名太醫道:“他說是姓薛、叫……”

趙芳敬已經知道了,不等他們說完便笑道:“行了,你們不用擔心,皇上自然是福壽雙全,龍體康泰,很快就會藥到病除的。”

太醫們聽他這般說,才略都定心。

於是,眾人戰戰兢兢地等了兩個時辰,寧宗緩緩醒來,解了一次手後,竟道:“朕覺著頭目仿佛清明了許多。先前給朕喝的是什麽藥?”

太醫們聞言大喜,忙又再次給皇帝呈藥。

如此到了晚上,寧宗只覺之前如泰山壓頂般的病魔似乎終於離自己遠去,一時龍顏大悅,忙又問起所用何藥等等。

聽聞是從宮外找來的人,才要細問,趙芳敬笑道:“皇兄不必問他們了,此事我卻知道。”

寧宗詫異:“你知道?”

趙芳敬道:“先前臣弟進宮的時候,曾看見過一些人在街頭上布施湯藥,臣弟認出那些人是跟隨養真身邊薛管事手底下的。”

寧宗大為驚訝:“你、你是說……這次救了朕,是喬丫頭所為?”

趙芳敬笑道:“皇兄不信派人去問那薛典就是了,橫豎他如今還給扣押在太醫院。”

“扣押?”皇帝疑惑。

“先前不知道這藥管不管用,所以將他扣住了,若有不妥,自然先要他的腦袋。”趙芳敬看了一眼旁邊的張皇後。

張皇後忙道:“臣妾那時候滿心擔憂皇上的病,自然是怕有個……幸而皇上是真龍天子,這藥又的確有奇效。”

旁邊王貴妃道:“王爺既然有這種好藥,為何不早些告訴皇上呢?”

趙芳敬笑道:“我連日來閉門不出,更是沒有跟養真照面過,又怎知那丫頭古靈精怪的從哪裏弄來的這些偏方呢?莫說我不知道,就算我知道,也不敢等閑就送到皇上嘴邊的。”

王貴妃贊道:“養真這孩子,別看年紀小,真真是個福星,先前去了倕州,倕州的疫病很快便散了,如今又有這般能耐造福百姓,連皇上也沾了她的光了。”

寧宗身體輕快,心情也更加愉悅:“朕就知道那孩子是國之福庇。”

趙芳敬咳嗽了聲,皺眉道:“皇上,這不過是她誤打誤撞,何必捧殺她似的。回頭我出宮了定也要好好問問她,從哪裏弄來的這些古怪法子。”

寧宗笑道:“你問歸問,可是不許為難了她。不然朕不饒你。”

趙芳敬正色道:“我只是怕她不知天高地厚的闖禍而已,這次幸而是皇上的福氣,才讓這藥方子管用,若是有一點差池,又豈能是她擔得起的?”

寧宗道:“不管怎麽樣,她小小的年紀就能讓人布施湯藥,這種仁慈之心已經是很難得的了,改日朕還要重賞她呢。”

王貴妃笑道:“這豈不是應當的?連臣妾也恨不得多賞賜那孩子些好東西。”

張皇後見她巧言令色的,幾乎擠的自己都插不下嘴,不由白了她一眼,貴妃只顧討皇帝的好兒,自然也不理她。

不多時,皇帝派去太醫院的人來回報,——薛典因為知道那藥奏效,所以也放心地把養真“供”了出來,皇帝聽了自然更加高興。

皇帝病愈後,這消息不脛而走,很快傳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