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五十大壽(第3/10頁)

這真正有些駭人聽聞了,楊麗華聽崔氏一口氣說完,再轉臉去看母親,卻見伽羅的臉已經氣白了,從牙縫裏擠出了一個聲音,道:“混賬!”

船便此刻到了岸,岸上早已人群蜂擁,除了楊家父子外,獨孤家的外戚,崔家的親戚,以及高颎、楊素、李德林、蘇威、李圓通一幹近臣,都在笑吟吟地等候著她,等候著這位名震九州的女人。

“願聖上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壽!”伽羅的五個兒子在跳板邊一字排開,並肩跪下,向獨立船頭的母後齊聲賀道。

他們都是這樣漂亮的年輕人,一個個高大英俊、氣度軒朗,他們身穿樣式獨特的袴褶服,越發顯出身上的勃勃英氣。

伽羅的目光,從這五個同母兄弟身上逐一掃視過去,最後,滿腹心思的高颎和楊素同時發現,獨孤皇後的視線停留在晉王楊廣臉上,充滿了深情和信任。

而楊廣也靜靜地仰起臉,眷戀而崇敬地注視著自己那了不起的母親。

他們母子眼神交流的時間雖然短,卻足以讓高颎的心往下一沉,怎麽,伽羅真的忘記了她也曾深情地疼愛過的長子楊勇?

繁密的絲竹聲,掩蓋了宴席上令人不安的沉寂。

沒有人交談。

秦王楊俊坐在晉王楊廣和太子楊勇之間,一杯接一杯不斷地喝著烈酒,旁邊的小內侍根本來不及給他倒滿。

楊俊年紀輕輕,已有些發胖臃腫,眼袋明顯,眼睛裏布滿了血絲,幾杯酒下去,整張臉龐都布滿了陰郁沉痛之色。

太子楊勇也不快樂,臉上牽強的笑容總是一閃即逝,像是夜雨中的一記閃電。母後總是厭棄自己,他的所作所為,沒有一次能令她滿意,是,他知道自己平庸、好色、身邊來往的人也不是晉王宮裏出入的那種重臣和名儒,可這一切平庸無能、不賢不肖,全都是被晉王楊廣襯托出來的。

沒有什麽東西比一個出眾的兄弟更討厭,難怪當年的北周武帝宇文邕自登上皇位,便屢屢想下手除掉才幹年貌相仿的弟弟、齊王宇文憲。

楊勇覺得,跟那些南朝北朝的皇帝比起來,自己已算得上英明能幹、深通文武之道,只是二弟楊廣精力過人、野心勃勃,才把穩坐太子之位的自己對比得黯然無光。

這些年來,楊廣不但主動求戰,成為平陳大元帥,渡江立平陳之功,還與楊俊互相調防,任揚州大總管。

自開皇十年(公元590年)來,三年間,楊廣身不離鞍,與越國公楊素一起在江南平定叛亂。

如果說,當年立平陳之功時,楊廣倚仗了高颎的帥才,還有賀若弼、韓擒虎他們的輔佐,自己並無多少戰績,那這三年平叛,楊廣則充分展現了卓越的才識政見。

晉王大軍所到之處,紀律嚴明、不擾百姓、禮賢下士、撫孤問貧,不到三年,便令江南三十州百姓歸心,士人稱頌,江南只知有晉王,不知有隋帝,更別提楊勇這個太子了。

政聲如此,民心如此,母後看在眼裏,就算她什麽也不說,楊勇也知道自己被母後心中挑剔得不輕。

身為太子應盡的職責,楊廣幾乎全幫他盡了。

只要一回大興城,楊廣連王宮都不回,便直奔大興宮,到父皇母後那裏噓寒問暖,不管天下哪裏有兵戈叛亂,楊廣都搶著進表要求帶兵出征,其他河工水利、建義學、宣教化,沒他幹不好的。楊廣生活十分儉樸,對朝中相交的大臣和名士卻出手大方、謙和恭讓,因此朝中人人都稱贊晉王賢明。

這太子之位不是楊勇要坐的,是他身為嫡長子而不得不接受的頭銜,可坐在這高位上被人嫌棄,被人遺忘,還不如索性與晉王換個身份呢。

可就算是想退位避讓,就能平平安安地退位避讓嗎?

楊勇望著對面坐著的蜀王楊秀與漢王楊諒,楊秀今年二十二歲,楊諒十九歲,這兩個弟弟也長大了,和楊廣一樣,也是一表人才,同樣不是什麽省油的燈。

楊秀性情暴烈、武勇過人,也有爭位之心,更可怕的是他遠在蜀地,已經建起了規模堪比皇宮的宮室,出入儀仗用的和太子一樣。

如果說楊秀只是過於自負和奢侈,那貌似文雅安靜的楊諒,則更令楊勇心驚,五子之中,楊廣最得獨孤伽羅歡心,而楊諒卻不但討母後歡心,還令父皇另眼相看、最為偏寵,去年楊諒封了雍州牧、上柱國,今年又封了左衛大將軍,父皇還說秦王楊俊沉迷酒色、久廢公務,準備讓年輕的楊諒代替楊俊任並州大總管,總領西起華山,東至渤海,北達燕門關,南到黃河的五十二州,也就是當年北周的全部地盤,這也罷了,楊堅還打算親自送楊諒去上任,並格外賜旨,特授楊諒遇事不必拘於律令,可先斬後奏、自行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