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千裏走單騎(第2/4頁)

幕僚一嘆,“皇後娘娘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在民間名聲甚佳,在朝中風評也好,在後宮地位更是堅如磐石,無人可摧,誰都說皇後賢惠仁慈,可是誰能知道東翁的委屈呢?東翁南征北戰,立下不少汗馬功勞,論理,本該封侯——起碼封個伯爵吧?就連那些投降大明的北元將領都封了伯爵,為什麽您遲遲不能得封?我替東翁鳴不平啊。”

這話說道馬曄心裏去了,這個幕僚跟他不到一年,是個有本事的,無論撰寫公文還是出謀劃策,都極合他的心意。逼收稅款,侮辱鞭打奢香夫人,也是這個幕僚出的主意。

馬曄畢竟是馬氏族人,在外人面前不好表示對馬皇後不滿,說道:“皇後也是為了馬氏族人做想,擔心外戚勢大,讓皇上忌憚,引來禍患。我們馬家雖沒出過高官侯爵,卻世世代代衣食無憂,安穩度日,也沒人敢欺負我們馬家族人。”

幕僚說道:“東翁,如今後宮勢力最強大的外戚是郭寧妃。她兩個哥哥都是侯爵,皇上忌憚郭家沒有?沒有,照樣信任郭家,甚至讓武定侯郭英掌管禁軍,這只是後宮,東翁放眼皇子們的王妃,那個不出身豪門?魏國公徐達,一門三王妃。周王妃是宋國公馮勝之女、沐春的二姨媽。楚王妃家裏兩個兄長也都是侯爵,同樣都是外戚,憑什麽郭寧妃、親王妃們的娘家就可以封公封侯,世襲罔替,堂堂一國皇後的娘家卻要夾著尾巴做人?”

馬曄再次沉默:是啊,憑什麽?人家都可以封侯,我為什麽不行?根本就不是擔心皇上忌憚外戚勢大,而是馬皇後為了自己賢惠的名聲,不惜打壓馬氏族人……

怨懟之心本就有根,此刻瘋狂滋長,馬曄雙拳緊握,壓抑著自己。

幕僚察言觀色,知道火候已成,來個致命一擊:“不說別人,就說沐春這個黃口小兒,他初來乍到,就敢一箭射中東翁的鞭子,理由是東翁打擾他睡午覺,讓東翁差點下不了台。為什麽?因為他爹是西平侯,而您,只是連個伯爵都不是的指揮使。”

馬曄緊握的雙拳砸在桌子上,震得茶碗的水都飛濺出來,“豎子安敢欺我,辱我!”

幕僚撩撥著馬曄,說道:“世人輕你、謗你、欺你、辱你,如何處置乎?不要理他,再忍一年,東翁平定貴州,開疆擴土,名聲大噪,封侯拜相,再且看他。”

且說在幕僚的煽風點火下,馬曄行事越發激進,打算搞種族滅絕來邀功請賞。另一邊劃江而治的水東水西兩家領袖奢香夫人和劉淑貞帶著沐春參觀彝人山寨。

今日是彝人各個山寨部落“趕集”的日子,大家把各自吃不完的食物或者紡織的布匹拿出來售賣。

說是買賣,其實一半人都在進行最原始的物物交換,用糧食換布匹,用布匹換騾馬等等,另一半人用某種白生生的小東西當做貨幣交易。

沐春驚呆了,他揉了揉眼睛,以為自己眼花:“這是……貝殼?”

“是的。”坐在四人擡竹椅上的奢香夫人說道:“我們地方偏僻,山路難行,遠離大海,貝殼是稀罕物,用來充當中原的銅錢。這裏土地貧瘠,收獲有限,能夠自給自足還要看老天爺賞飯,風調雨順,才能吃頓飽飯。窮到你們中原人無法想象,倘若不親眼所見,你會相信我們用貝殼當錢使?”

劉淑貞遞給沐春一袋子貝殼,半玩笑半苦笑道:“如果非逼著我們交稅,我們交上一堆堆貝殼,皇上估計會誤會我們欺君。”

前方有一群賣食鹽和鐵鍋、菜刀等日常物品的攤販,他們都是中原打扮,四川話、半吊子彝語和手勢眼神並用,和彝人做買賣,他們收的是碎銀子。

奢香夫人說道:“一家人若稍有嬴余,就拿去換成金銀,去高價買鹽、買鐵器。我們這裏有鐵礦石,但沒有冶煉鐵的手藝,這個價格還算公平,到了深山,價格翻一百倍都有可能。沐大人,他們擔負朝廷的兵役和徭役就很不容易的,再要他們交稅,就真的一點活路都沒有,既然沒有活路,只能孤注一擲造反。”

劉淑貞安慰道:“奢香,未必會到這個魚死網破的地步,我們要相信沐大人。”

沐春舉天發誓:“我雖不理解馬曄為何如此做,但我可以保證,皇上絕無滅絕彝人之心,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彝人也是皇上的子民,就連北元人,只要願意棄暗投明,皇上也一視同仁。”

奢香夫人背部劇痛,“可是馬曄是馬皇後的侄兒,也是貴州衛指揮使,他手握重兵,隨時可以借口滅了我們,沐大人手下只有一千多親信,用索賄的借口能穩住馬曄多久?”

沐春說道:“你們知道諸葛亮吧,我想法子學他在這裏唱個空城計,借口在彝人山寨吃喝玩樂,樂不思蜀,不回軍營了,然後喬裝趕回京城,將此事稟告給皇上,讓皇上下旨,召回馬曄問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