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三顧茅廬(第2/2頁)

劉琰若有所思:“你說得對。換不來口糧,菜也種不好,平日一定有人接濟他……但我試探過,勸他入朝效力,他態度卻很堅決。”

“大概有別的原因。”

劉琰點點頭,琢磨一路,上到五龍祠後,就把最能幹的隨從打發出去,探聽是誰平日接濟宋懷信,以及他有沒有與山下鄉民往來。

隨從走之後,房裏只剩錢永芳伺候,劉琰吩咐他:“我們明日先不走,附近不是也有寺廟麽?你帶人過去看看,就說我們要做法事,順便套套話,問問僧人和宋懷信有無往來。”

錢永芳應聲而去,劉琰沒再叫別人進來服侍,自己和許京華說:“其實說到李相去世時,我也若有所覺。宋先生聽說此事,好像有點喜意。”

“怎麽?他們有仇?”這個許京華真沒看出來。

劉琰笑起來:“算是吧。最大的權貴之家同新法,仇正經不小呢。”

“李相家是最大的權貴之家嗎?可他不是同你有親戚?”

“權貴之家難免同皇室結親。他是我母後的堂伯,也就是說他與我外祖父同祖父,到我這裏,已經很遠了。”

許京華被他這麽一繞,差點繞暈了,只好抓住他那位外祖父問,“可是你外祖父不是造反被……怎麽李家還是最大的權貴之家?”

“要不怎麽叫世家大族呢?我教你一個詞,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就是說的他們這樣人家。子弟做官的多,哪怕有一個犯了死罪,只要家中另有傑出重臣,朝廷也不可能為這一人,就把他們全族給滅了。何況當年先帝登上大位,李家確實出力不小。”

“是啊。這麽說的話,宋先生是不是因為害怕李家,才說自己要守孝,不肯出山的?”

劉琰驚奇地看她一眼:“你今日真是讓我刮目相看,若此番能請得宋先生進京入朝,你居首功。”

許京華得意:“沒想到我這麽聰明吧?”

“這可不只是聰明。”劉琰忍不住感嘆,“真不愧是娘娘的親孫女。”

他語氣太過真誠,許京華就有點不好意思了,“哎呀,也沒什麽,都是你告訴我的呀,這不是隨便一想就能想到的麽?”

“許姑娘高明,隨便一想就抓住關節,在下佩服。”劉琰笑著拱拱手,“以後還請多多賜教。”

用玩笑語氣,許京華就自在多了,“客氣客氣。那我們就在這裏留幾天?”

“我正想問你意下如何?”

“我覺得這老先生挺有趣的,而且是個厲害的人,對朝廷有用,他肯出山,娘娘和皇上應該都會高興吧?”

劉琰點頭:“當然。”

“那我也算將功贖過了。到時候你和宋先生一起回去,還能省了一頓罰。”

“我和宋先生?那你呢?”

許京華躲開他注視,嘟囔道:“我還不想回去。”

劉琰眉梢一挑——她居然自己說了“回去”?他瞬間有種魚兒咬鉤、須得更小心才能釣上來之感,當下放平眉毛,道:“到時再說吧,未必那麽順利。”

沒想到一語成讖。

晚間打探消息的人都回來,查到確實有人接濟宋懷信,但接濟他的只是他表弟和學生,表弟耕地為生,學生在鄰縣做知縣,一個月才來一次。

山上和尚也有和宋懷信往來的,不過平常見面只談詩文或下棋,別的一概不知。

“這些人沒有能出面幫我們說服他的。”說話都不夠分量,劉琰琢磨一會兒,“明日我再去一次。”

許京華沒意見,第二天劉琰走了,她就自己滿山溜達,玩夠了回去,劉琰一臉深沉獨坐。

“怎麽?沒請動?”她一邊給自己倒水一邊問。

劉琰嘆口氣:“他就說要守孝,且並無入仕之意。而且,我借了賀家人的身份,宋先生只拿我當孩子敷衍,我想直接表明身份,又怕他不信……”

“要不你送封信回去,讓皇上再派人來?”

劉琰看房中沒別人,低聲說:“那功勞可就不是我們的了。”

也對,許京華端起杯子一口喝幹,“我去一趟吧。我自己去。”

“你去?”劉琰覺得自己去了,宋懷信都不理會,許京華這種擺明了不好學上進的,恐怕更不行,“他不會聽你勸的。”

“我不勸,我去求教。”許京華放下杯子,擡腳就往外走,“你等我的消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