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馬皇後(第2/4頁)

質量不足,就用數量來補,原本朱元璋比較忌憚讓武將插手朝政,但是如今,他幹脆給一幫子開國功臣都安排了差不多的職位,連同他們的親戚也提拔了起來,當然,大多數也就是普通的官職。

但是,就算是普通的官職,也得看是什麽人來做!要是那等無根無底的,做這些官職,自然也只有給上頭做應聲蟲的份,可現在呢,做這些的都是些什麽人呢,都能跟那些什麽國公啊,侯爺,伯爺什麽的扯上關系,不是親近的族親,就是兒女親家。

這麽多官員,別說不都是淮西勛貴了,就算都是,大家也不能說都是一個立場的。不說徐達這樣的人精,像是湯和,這位一開始就跟著朱元璋,朱元璋還是個十夫長的時候,這位就已經是千夫長了,但是還是將自個當做是小弟,跟著朱元璋混。這位呢,屁股一向坐得非常穩當,朱元璋想做什麽,他就堅定不移地跟著,他跟其他人私交不錯,其他人求上門來,他也不介意幫忙,但是,如果朱元璋有什麽命令下來,他連自個兒子都照樣翻臉不誤。

同一個派系的都各懷心思,何況,大家還各有立場,所以,朝堂上官員多了之後,李善長就算是想要因勢利導,操控朝政也不可能了!他這個丞相的權力大為縮水不說,人事權也差不多丟掉了。官場上頭,很多官職,那就是一個蘿蔔一個坑,以前的時候,坑空在那裏,李善長自然可以拿來許願,收買人心。結果朱元璋釜底抽薪,直接將他能夠做主的那些蘿蔔坑給填上了,其他的與他平齊,或者說只比他位置稍微低一點的位置上,也都有了人。那些固然不一定會盯著丞相這個位置,但是,他們往那裏一坐,對於李善長來說,就是個威懾。

李善長見到如今這副境況,也只能暫時蟄伏起來,他要是這會兒還想要撲騰,那就真的是考驗朱元璋是不是顧念當年的情誼了!

接著呢,就是開科舉。雖說朱元璋對於儒家興趣不大,但是不得不說,想要挑出一批官員出來,還是科舉要比較快一點。

科舉這玩意,真正變得規範化就是從明朝開始的,像是宋朝的時候,科舉甚至沒有一個固定的時間,皇帝想得起來的時候,就開一科,想不起來的時候,大家就得等著。至於到了元朝的時候,就更別提了,科舉一直是斷斷續續的,大多數時候壓根沒這回事。元廷對於漢人中的儒生也沒什麽興趣,甚至直接將儒生打入了下九流裏頭,這也就是後來所謂臭老九的由來。像是劉基那樣的,科舉名次不壞,名聲也不錯,又頗有實幹的,放到宋朝,只要不站錯隊,很快就能進入中樞了,結果在元朝的時候,折騰幾次,都還是不入流的小官。

朱元璋呢,對於科舉,還是比較重視的,他很快規範了科舉的制度,從童生試開始,一直到殿試,每一次考試是什麽時間,頻次如何,都做出了明確的規定,然後又延續了宋朝的科舉制度,以防科舉舞弊。另外就是,在殿試之後,加入了一個環節,那就是實習培訓。

說白了,會讀書的人未必會做事,別看科舉都會考策論,一個個策論寫得花團錦簇,實際上呢,大多數人說的都是些空話套話,真要是落實到行動上,一個個都得抓瞎,很多進士沒個靠譜的幕僚,甚至連官都不會做。

所以,入職培訓和先期實習是不能省的,然後呢,根據實際情況,再進行職位分配,做事能力強的,就算是考試名次差一點,也能分到一個相對不錯的職位,要是那種只會死讀書,爛泥糊不上墻的那種,也就只能慢慢候補學習了!

朱元璋制定這個制度的時候,舒雲跟著出了不少主意,像是這種培訓實習的事情,就是舒雲提議的。另外舒雲就是提出,不要將官和吏明確區分開來。目前來說,大明幾層的小吏,從裏長,保長到衙門裏頭的衙差,大多數都是退伍的軍士,那些需要一定文化知識的,這些軍士自然是不能勝任的,這等刀筆吏,原本都是世襲的,這也是所謂鐵打的衙門,流水的縣令。以前的時候,各層小吏一般都是代代承襲,官員想要做什麽事情,都得通過這些小吏,甚至是縣尉,主簿這個層次的小官,都是當地的大族出身,他們若是有心,輕輕松松就能將頂頭上司給架空了。當然,一般情況下,大家都不會這麽做,這是犯忌諱的事情。

而舒雲覺得,基層的小吏的確還是可以從退伍軍士裏頭挑,但是,除此之外,也要給這些小吏一個晉升的渠道。也就是說,這些小吏若是有足夠的才幹,也可以晉升為官,這對於那些科舉出身的官員來說,也是一個警醒,別以為皇帝只有你們可以用,能用的人多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