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烏拉那拉氏(第6/6頁)

另外就是地方上頭的虧空問題,胤禛早就煩透了這些,當年曹寅的女兒嫁給平郡王納爾蘇的時候,胤禛就不爽了,一個包衣家的女兒,一看就是王妃的品格,問題是,養移體,居易氣,別相信什麽窮苦人家養出什麽金枝玉葉的事情,事實上,容貌,氣質,談吐,修養這種東西,都是需要金銀珠玉培養的。同樣的美貌,一個生在豪富之家,一個生在鄉野之地,那完全是不一樣的,一個從小嬌生慣養,十指不沾陽春水,一個能走路就得幫著幹活養家,十多歲的時候,保準一個是千金小姐,一個是黃毛丫頭。能在鄉野還能保證皮膚白皙細嫩,牙齒潔白整潔,頭發柔順細滑的,不用說,那肯定是有金手指。

曹家說是接駕,實際上康熙才住了幾天,其他的東西不都是他們自己享用的嗎?甚至,後續他們一家子的奢侈生活也是靠著這些虧空才支撐起來的,尤其,康熙給了曹家彌補虧空的機會,肥差一個接一個,結果呢,還越虧越多了!

雖說這裏頭是有著康熙想要廢太子的時候讓幾個心腹想辦法截留銀子的事情,但是呢,這種事情是不能放到明面上來的,廢太子之後也有好幾年的時間,他們居然一點還虧空的意思都沒有,這就很讓胤禛惱火了!

所以,胤禛頭一把火就燒到了三大織造頭上,曹寅首當其沖!

對此,許多人其實是幸災樂禍的,曹寅當年有多風光,就有多遭人嫉恨,康熙可不是只有一個乳母,按照制度,作為皇子,康熙會有四個乳母,只不過皇子斷奶之後,一般只會留下一個,留下來的便是曹寅之母孫氏,後來康熙入閣讀書,曹寅的身份夠不上伴讀,就做了康熙的哈哈珠子。就因為這麽一重關系,康熙一直以來,對曹家優容有加,某種意義上來說,康熙對自個的兄弟都沒有對曹寅照顧。

曹寅雖說也算得上是長袖善舞了,在江南官聲很好,在朝堂上也多有經營,跟所有人關系都不錯的樣子,但是那是因為他上下都打點得好,但是如今到了這個地步,很明顯,皇帝不喜歡他了,有幾個人敢冒著得罪皇帝的風險來拉他一把呢?

舒雲當年少女時候看過紅樓,是因為那時候課本上有節選,老師建議他們回去可以看一看電視劇,舒雲也曾經翻閱了一下原著,她一向理智,在她看來,賈家那是活該,至於說什麽賈寶玉還有那些女孩子是清白無辜的之類的話,問題是,他們都是既得利益者,不能因為他們什麽都不知道,就真的不應該付出代價了,放到後世,貪官家屬還得積極退贓呢,其實都是一個道理!放到這個執法成本其實比較高的時代,提升犯罪成本,也就是搞株連,才是正常的。

所以,對曹家,舒雲也生不出多少同情心來,他們也算不得無辜。別的不說,在整頓內務府的時候,舒雲就看到一份記錄,曹家曾經上折子問康熙借了內帑十萬兩銀子用於倒賣雲南那邊的銅錠,結果因為內務府這邊也跟著跟進,曹寅虧掉了,就隨便找了個理由將這事給糊弄過去了,康熙也沒有追究,至於借的錢,也是沒還的,至於其他的事情,還有不少,光看內務府裏頭的記錄,曹家就絕不冤枉。

至於紅樓真正的結局什麽的,曹家要是沒有這些經歷,這書也寫不出來,所以,舒雲自然就沒有任何幹涉的意思了。

江南三大織造互為姻親,李煦是曹寅的內兄,孫文成是曹寅的表弟,以前康熙因為曹寅和李煦的緣故,對他們挺信任的,但問題是,胤禛可信不過他們,因此,一方面勒令他們填補虧空,另一方面已經命人南下接替三人的位置。如今江南那邊無論是絲綢,還是棉布都暢銷得很,就這樣都沒能將虧空補齊,那還能繼續指望下去嗎?

他們幾家如今還想要走關系,給他們求個情什麽的,結果直接被胤禛下旨罵了一頓,頓時消停了。孫文成還好,他們家欠的虧空不太多,最重要的是,他沒有足夠的依仗,奉聖夫人孫氏雖說是他姑母,但是已經過世了,能蔭蔽曹家就不錯了,哪裏還能再蔭蔽娘家。所以他老老實實變賣了家產,將虧空都還掉了,還留下了一些祖產,但是曹李兩家就沒這種好事了,欠的太多,急切之間,當年花了大價錢買回來的東西根本賣不出價錢來,至於那些當年接駕用的東西,也沒人敢賣,因此,到頭來根本還不起。

胤禛也懶得再跟他們啰嗦,勒令他們回京,後腳就叫人替了他們的位置,至於虧空什麽的,就像之前那些欠國庫錢的人一樣,給個期限,慢慢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