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第2/4頁)

一席話,讓周蘭的臉色越來越難看,但對於族長老夫人的教誨,又不得不應一句‘受教了’。

看她面服心不服的模樣,族長老夫人暗自搖頭,她也停止了再勸的心思,這一對母女啊,難怪昨晚老頭子私下恨恨地罵四房何氏,說何氏和莫氏簡直就是周氏前輩們瞎了眼娶進門的,再辦這些烏漆抹黑苛刻子孫的事,就給他滾回娘家!

族長老夫人抿了一口茶,說著收尾的話,“前面莫氏已經去了家廟,現在各房誰都挾緊了尾巴。咱們金字輩的婦人這時候不能再出現一個去家廟的了,你可明白?”

何老安人心一顫,這是什麽意思?犯了大錯不能去家廟,難道要被休回家嗎?還是死?

“其實咱們都是祖母輩的人,再過幾年,重孫子都要有了,兒孫的事就不該太過幹涉,一旦插手,一定要做到公平公正,切不能寒了子孫的心。”

這是族長老夫人臨走前的最後一句話。

如果周蓁荼在此,一定會大贊族長老夫人深諳看破不說破的說話藝術的。

首先,周家坊誰不知道她祖母偏向她大伯?族長老夫人開口第一句就是先肯定了她,將他們小二房拔高到與小大房相提並論的高度,讓她祖母莫要偏心。接著,提到她大伯,此時隱約提醒她祖母在有些事上不能犯糊塗,省得連累了在京中她大伯。然後玩笑地點出了她要給族學捐銀子修葺學堂的事,還是三萬兩的敏感數字,和占小輩便宜的敏感字眼。這些無一不在暗示他們知道了周蘭欠她娘李氏那三萬兩的事。後面的話,對兩人也是處處敲打。

一番話下來,大家都心知肚明族長老夫人就是替周蓁蓁出頭,解決與周蘭糾紛的三萬兩銀子的事的。

但畢竟現在周蘭和周蓁蓁明面上都沒為這三萬兩和婚約的約定鬧得不可開交,族長老夫人自然不能像官老爺斷案一樣將它拿到明面上來說。所以她從頭到尾都沒有點破這一點,給雙方的關系保留著回旋的余地。在這個前提下,她是不斷拿話敲打甚至逼迫周蘭母女的。

族長老夫人一走,周蘭急不可耐地道,“娘,族長老夫人是什麽意思,真替周蓁蓁出頭?”

何老安人道,“你還沒看明白?她走這一趟,就是為了敲打我們!”如果這都不是替周蓁蓁出頭,還怎麽樣才算?

周蘭怪叫,“宗房那邊怎麽會插手這事?”知道她和鄭氏有婚約及三萬兩約定的人並不多,目前滿打滿算也就他們四房的幾個人知道!

其實宗房插手的原因很簡單,族長老夫人已經說了,一是繼六房那事之後,周氏一族的名聲再也經不起折騰:二是周蓁蓁獻出的那顆藥幫了族裏好大的忙。只是周蘭朽木,沒有抓到重點。

“一定是周蓁蓁!”周蘭咬著牙道。

當初李晉在她二嫂死後為了保住她的嫁妝和私產,逼得宗族承認了她在周家宗族面前立的那份文書,直言若是他女兒李氏的兒女無福,不能長成,便將她名下的產業盡數捐獻,造福鄉鄰百姓……

這樣的文書真是踏了宗房的面子,惹惱了宗房。她就是篤定了宗房這些年來一直無視周蓁蓁幾姐弟,不會插手小二房的事,她才敢如此行事的。

何老安人大概猜到是那顆藥的作用。

“那丫頭,真是厲害,直接找了個好靠山。還有,那三兩萬銀子,她就是寧願捐出去不肯便宜咱們這些親人啊。”周蘭惱火極了。

何老安人不耐,“說這些有什麽用,那三萬兩你還是痛快拿出來吧,早拿早完事,省得影響了蔡家和楊家議親一事。”

對於她大姑母周蘭的氣急敗壞,周蓁蓁渾不在意。

族長老夫人一登門,她就知道事情穩了,不必她一小輩和周蘭這位姑母長輩喊打喊殺,她大姑母在種種形勢逼迫下,指定乖乖地將那三萬兩銀子還回來。

她昨晚回到蒹葭館的時候已經很晚了,得知她父親來找過她,只是她還沒回來,所以沒見著,他走的時候也沒留話讓她回來後去見他。

周蓁蓁當時很累了,也大概知道她爹應該是為安宮牛黃丸而來,她沒覺得這是多急切的事。再者她爹也沒留話,所以她打算明天再去一趟春華院見她爹。

她祖母和大姑母周蘭那邊她不擔心,宗房那邊既然答應幫忙主持公道,那她大姑母就蹦跶不了多久。

至於安宮牛黃丸一出,惹得族人和外人紛紛側目一事,也之後再說。

八月的廬江仍舊熱得很,她在外面一天了,這夏衫再輕薄也是層層又疊疊的,這裏又不像後世有空調電扇之類的,只大半天,那味道就不能聞了。

她回來後立即用香湯沐浴,後吃了點東西,就入睡了。

醒來用過早膳,周蓁蓁就進入了新收拾出來的書房,並交待雲喜等人,嚴禁打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