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第4/4頁)

周蓁蓁直覺,對方應該在購買了鄭氏產業的七大家族中,是沈氏,盛氏,裴氏,顧氏……哪一家呢?

周蓁蓁不由得想起那天與袁溯溟的對話。

那,袁溯溟說的,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指的是這件事嗎?僅僅只是單指鄭氏產業被偷賣一事?還是更往深了說,他提醒的是有敵人已經在暗處著手對付他們周氏一族了?

如果是,他又是如何知道的?還提示了他們為數不多的幾次見面,似乎很相信她能通過蛛絲馬跡抽絲剝繭找到答案的樣子。

周蓁蓁思來想去,覺得袁溯溟指的應該是在縣陽的那一次。等等,他當時是和沈瑛沈君瑜徐汜在一塊吧?

沈家徐家?徐家就算了,是官家,且只是郡丞之一,還不是郡守,與他們周氏一族也並無私怨,應該不至於出手吧?不過也難說。

周家和沈家這些年確實暗暗鬥過幾次,但並沒有撕破臉,會是沈家嗎?如果是,其實也不奇怪,廬江一帶的大家族其實也並非都是那麽與世無爭秋毫不犯的。

等她再從記憶中找出一點碎片:周氏一族無比艱難之時,沈家憑借著一方藥墨大放異彩,奠定了安府府第一流大族的地位。可惜她當時已經遠嫁外地,對於周氏一族的消息一直是秉承著逃避忽略的態度,多余的實在記不起來了。

但只這些就已經足夠了,牛黃,正是沈家藥墨的一味主藥。

兩相一結合,沈家是幕後推手的可能性就達到了九成。

她躊躇著猶豫著,這事要不要告訴宗房?說的話又該從何說起?畢竟這事涉及了鄭氏隱秘的陰謀,可是敵人已經暗中伸出爪牙,她焉能不向宗房示警?

周蓁蓁的心思再次轉到袁溯溟身上。

她還是憑借著前世的記憶,從結果往回推,才將事情的真相還原個八九分。但人家就是憑借著一些蛛絲馬跡就推斷出了整個事件的真相。

只能說袁溯溟這個人真是太敏銳太厲害了,對人心看得很透,還有強大的邏輯推理能力。要知道廬江還不是他的主場,他在這頂多只能算是一條過江龍,在這裏他應該有諸多掣肘的。但強者就是強者,這些不便並沒有難得住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