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第3/4頁)

從整個廬江的牛黃被買斷這事發生之後,她就覺得不對勁了。因為這事發生的時間點真的太湊巧了,一個弄不好,就會造成非常嚴重的後果。

昨天她和周宸讓人去查將那麽多牛黃買斷貨的購買者,最重要的是看看將整個廬江的牛黃都買走的人是不是同一個人,但是無果。越是這樣,周蓁蓁越不相信這是巧合,但顯然對方行事很小心,他們暫時查不到對方的信息。

她有一個朦朧的猜測,她一直以為這一局中鄭氏就是最大的幕後推手,但有沒有可能,這些計劃一步步在進行過程中時被人察覺了,然後被人將計就計?

黃奎身邊應該有鄭氏的人,並且這人應該深受黃奎的信任,只有這樣才能讓黃奎在都不知道自己被利用的情況下按照鄭氏的計劃實行著。

再思索鄭氏十二處產業被賣的情況是有違和之處的,即:鄭氏的產業中,有九處被賣給了廬江地界之內的七大族,不合理。

原先她沒有注意到這點,皆因牛黃被買斷之後,才引起她的警覺的。

周蓁蓁甚至有個大膽的想法,黃奎私賣鄭氏產業一事中,鄭氏的九處產業被一一賣給了廬江的七大族,有可能並不是她的本意。畢竟周宕兄妹還是要姓周的。

因為鄭氏那麽聰明的人,不可能不考慮意外。她應該對婆母莫老安人非常了解的,產業被偷賣一事揭露開來時,莫老安人怒極攻心的可能性她不可能沒考慮進去。

周蓁蓁將鄭氏的所有產業都羅列出來,墨坊、墨軒、茶園、酒窖、松樹林、桑園、莊子、良田……

在這不得不提一下廬江地區的主要產業了。

廬江一帶氣候溫暖濕潤,除產稻米之外,還非常適合茶樹生長,廬江的茶很是出名。

自古以來,宣紙徽墨歙硯就獨步天下,安慶府與徽州府比鄰,受其影響,廬江的產業系裏自然少不了這些。

紙、墨、硯、茶、酒、糧食,周氏一族的產業也多半以這些為主,其中墨在周氏一族的產業中所占的比例不小。

廬江其他的大族也多半是如此的,大家的產業都是交差重疊,並各有優勢之處。

她看著這些,咬著唇思索。

以鄭氏的為人,這些產業中,賣給外人大勢力的應該在三四處左右。

因為兒女都在周家坊生活,她不可能讓族人損失太大。鄭氏應該對莫家的財產進行過估算,莫家的財產應在三萬兩之間,賣給族人的產業在三處,價值六萬兩左右,半價購進就是花了三萬兩。再看涉及的產業:墨坊、墨軒、松樹林,都是對周氏一族來說極重要的產業,這處沒錯了。

還有四五處產業,她應該是想賣給根腳不深的富商的。這樣才是最合理的布局。

後來周蓁蓁從她外祖父的口中得知,黃奎確實有探過一些富商的口風,只是不知道後來怎麽的就沒下文了。不過這是後話了。

周蓁蓁心想,讓周氏一族遭遇大難傷筋動骨一定不是鄭氏的本意,那麽九處產業賣給了七大族這個結果,應是黃奎被人牽著鼻子走了。

現在,周蓁蓁看著自己做的筆記,如果她的猜測為真,那就是敵人借著黃奎的手布的局,目的嘛,當然是為了挑撥周氏與七大族的關系。

但這樣還不夠,他們應該還算準了莫老安人會因這個刺激而昏倒。然後牛黃被他們刻意買走,所以各大藥店的牛黃才會售罄。

對方的陣營中,一定有個精通醫術之人,並對莫老安人的身體狀況也十分了解。並且能推算出莫老安人的症狀,知道牛黃對她的症狀且不可取代。周蓁蓁將這一點記錄下來。

那她可不可以進一步推測,裴華前來周家為鄭氏張目一事,也在對方的預料之中呢?甚至對方曾推波助瀾促成此事?

這一點,不知道裴華和裴箴有沒有可能知曉?

如果她的猜測為真,那他們的敵人就厲害了,這一環扣一環的,真的差一點就成功了。而且一定還有後續,這後續會是什麽呢?

周蓁蓁努力地回想前一世這個時候後來到底發生了什麽,然後將腦子裏模模糊糊的記憶碎片記錄下來。看著這些碎片,她苦笑,她前一世,真不是一個很有大局觀的人,對這些也並不關心。

這些記憶碎片告訴她,前一世,對方謀算了那麽多,還真的就成功了。莫老安人沒有救回來,周泓一怒之下去衙門將七大家族中參與了購買鄭氏產業之人告了。

對簿公堂,宗族只能力挺六房,最終也沒有打贏這場訴訟,加上後來在墨業上的失利,漸漸輪為廬江郡的二三流世家。

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周盈盈開始大放異彩。

她不知道這是不是原著作者為了突顯她堂妹作為女主的重要性采用的是欲揚先抑的手法。但撇開這一點不談,如果她的推測是真的,那麽,這敵人嘛,要麽就是周氏的宿敵,要麽就是為利,或者兩者兼而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