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第2/2頁)

崔元朗道:“安排我們的人去賣馬。”

次日清晨,崔元朗梳洗之後,對著鏡子照看許久方出門。

崔元朗早早便抵達了馬市旁的閣樓上,坐在臨窗的位置,有一口沒一口地飲著茶。

閣樓是馬市為馬商們建造的,環境清靜,利於談事。

程彥與許裳自東方而來,許裳身著淺青色長裙,程彥是嬌嫩的楊妃色,外罩一層鳳仙粉的紗衣。

大夏民風開放,到了夏日,女子們的紗衣多是半透明的,依稀可見雪白肌膚與窈窕身姿。

崔元朗看不見程彥的臉,只看到她不過十三四歲的模樣,身量未完全張開,紗衣的肌膚似雪,光潔如玉,是半大女孩特有的嬌嫩。

崔元朗一口飲盡杯中茶,忽而覺得喉嚨有點幹。

程彥與許裳說說笑笑上閣樓。

她聲音很好認,帶著三分養尊處優的驕矜:“好姐姐,你再不陪我出來,我便真要悶死了。說起來,我要多喚你幾聲好姐姐,若不然,以後便喚不成了?”

“為何喚不成?”

“因為以後要喚你好嫂嫂了。”

“你——你個狹促鬼。”

“哎呀,好嫂嫂饒命。”

程彥笑鬧著往閣樓上跑。

許清源態度曖昧,八面玲瓏,卻苦了許裳不得不應對崔元朗。

程彥便說她有主意既不得罪崔元朗,又能讓崔元朗打消對她的念頭——程彥的兄長是誰,還不是華京的那幾位,崔家再怎麽是當世第一高門,也不敢與有望問鼎帝位的王爺爭。

這種女子們玩鬧的話用在旁人身上,旁人未必會當真,也不會將此事傳出去,大夏民風開放,女兒家打趣兩句算不得什麽。

可崔元朗敏感多疑,程彥連日又做了加深他誤解的事情,他多半會以為她來清河郡不單為了兵馬,還有為李承瑛李承瑾與許清源牽橋搭線的意思,許清源已經與李承瑛或者李承瑾暗地裏結盟,崔家是許清源砧板上的魚肉,只待華京一聲令下,崔家便會被許清源連根拔起。

許裳原本不同意,但架不住崔元朗來得勤,便半推半就應了下來。

程彥踏上二樓的最後一個台階,正欲轉過屏風往訂好的房間走,迎面便急匆匆走來一人,將她險些撞倒。

崔元朗虛攬她的肩膀,將她扶住:“姑娘,你沒事吧?”

程彥不悅退了半步。

崔元朗眼底的驚艷一閃而過。

他知道程彥貌美,不曾想,竟是這般勾魂奪魄的美。

她美得張揚霸道,宜喜宜嗔。

只是她說的話,倒是讓他心驚不已。

他猜的果然沒錯,程彥不單為兵馬而來,能被程彥喚上一聲兄長的,不是英王便是敬王,許裳若與他們結了親,清河郡便沒了崔家的立足之地。

若想破此局,只能速與叔父傳信,讓他莫在猶豫,盡快促成英王與程彥的婚事。

在世人看來英王與程彥結親是對太子極為不利的事情,但崔家卻不這樣認為。

太子的位置越發不穩,越發自危,才會更依靠崔家。

上次程彥生日時,崔家的人便提起了此事,天子雖未允,但也不曾說不行,他們再添上幾把火,必然能讓程彥嫁英王。

程彥身後雖然是掌兵的長公主,但長公主的兵力大多駐守在北方備戰北狄,崔家掌的兵,卻是華京的禁衛軍。

只是若是如此,程彥必嫁英王,少女的第一次,自然給不了他。

崔元朗有些惋惜。

可轉念一想,初經人事的少女,也是別有一番風味。

崔元朗打定主意,與許裳程彥略說幾句話,便起身告辭,至於賣馬之事,自有侍從來做。

程彥目光微冷。

他看她的目光,像是能把人拆吃入腹的野獸,他的目光雖然一閃即逝,可那種揮之不去的惡心感還是讓人不寒而栗。

晚間忍冬來回,說崔家數十人飛馬去華京。

程彥點頭。

等她把崔家一網打盡,必要挖了崔元朗的眼珠子。

半夏有些擔憂,道:“翁主,李斯年讓我們莫管閑事,以免惹禍上身,我們這樣做,會不會不大好?”

程彥道:“華京有母親坐鎮,怕什麽?”

崔家得知許清源與華京之人聯合,必然狗急跳墻,可讓她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崔家竟然選擇了劍走偏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