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第2/5頁)

崔莘海與吳皇後沒她母親那般敢作敢當去弑君,他們更想要一個好名聲,讓太子李承璋體體面面登基。

如今把她舅舅控制起來,是想讓舅舅寫退位詔書,舅舅自然是不會寫的。

半日之間,他們尚會哄著舅舅,可時間久了,難保他們不會狗急跳墻。

程彥提著衣擺,一路小跑,找到早在宮墻外等待著的袁行。

袁行見程彥過來,連忙迎上去,低聲道:“崔莘海控制了千秋殿,我們的人進不去,裏面的消息也傳不過來。”

千秋殿是鈞山離宮皇後居住的宮殿,殿裏伺候的都是吳皇後的人,如今殿外的衛士們又都換成了崔家的人,圍得如鐵桶一般,莫說人了,連只蒼蠅都飛不過去。

程彥道:“我知道一個地方,可以直通千秋殿,你們從那走,把舅舅救出來。”

太/祖皇帝在建造鈞山行宮時,便想過後世天子被兵變逼宮的可能性,特意在皇帝與皇後居住的宮殿下面建造了直通外界的地宮,供皇帝皇後逃跑用。

這條地宮只有歷代的天子與皇後知曉,外人從不得知。

到了李泓這一代,李泓並非正常繼位,原是不知道這個秘密的,程彥常年跟著丁太後住在離宮,一日侍弄新苗時,程彥偶然發現了這個秘密。

她把這個秘密只告訴了李泓,連母親李淑都沒告知。

李泓顯然沒有把這件事告訴吳皇後,若不然,吳皇後根本不會吧李泓扣在千秋殿。

“此密道乃天家機密,只能你一個人知曉,跟隨你前去之人必須是你的心腹,且需蒙面前行,要不然,無人能保住他們的性命。”

袁行知道其中利害幹系,略微思索,便應承下來,又問道:“翁主不與我們一起?”

程彥搖頭,從袖子裏拿出一個信號煙花,讓一旁衛士點燃。

火紅的煙花在夜幕中炸開,程彥道:“分我一百人,我去牽制崔莘海。”

“不行,這太危險了。”

崔莘海調了五萬兵馬來控制離宮,程彥只帶一百人過去,這分明是去送死。

袁行道:“英王臨走之前,千叮嚀萬囑咐,要屬下一定保護好翁主的安全。若翁主出了意外,屬下有何顏面去見英王?”

程彥指了指夜幕中的煙花,道:“看到了嗎?今夜不想崔莘海成功的,不止咱們這些人。”

世家們哪是這般好相與的角色?

他們根本無法容忍崔家坐大,崔家一旦得勢,必會打壓他們這些世家,而崔家失勢,崔家現在霸占著的這些官職,還不是任由他們瓜分?

更何況,現在的天子李泓仁善,對他們手下的勾當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太子李承璋可不是這般好糊弄的,他們更願意捧一個算不得精明的李泓做皇帝。

在出發前,他們便選了極心腹之人偽裝成侍從一同來了鈞山,只待程彥點燃信號,便會匯集在一處,向崔家發起攻勢。

程彥的聲音剛落,朝臣們居住的院子傳來一陣騷動。

程彥道:“保護好我舅舅。”

“至於其他人,你可便宜行事,出了事,由我擔著。”

袁行只得帶兵走小道去千秋殿找李泓。

程彥在衛士們的護衛與世家們匯合。

華陰楊氏、武陽薛氏、汝南袁氏、滎澤鄭氏,甚至多年不曾在華京掀起風浪的蘭陵蕭氏與瑯琊顏氏都來了人。

這些世家帶的人並不算多,故而也不曾引起崔莘海的注意,但這些世家帶的人聚在一處,便是一支可觀的力量了。

雖不能與崔莘海的五萬兵馬相比,但也能利用地形托住兵馬,讓袁行救出李泓。

只要李泓被救出來,崔莘海再多的兵馬也無用了——臣子弑君是株連九族的大罪。

程彥分配任務,讓世家們虛張聲勢去攻打各個宮門。

崔莘海做賊心虛,又不知他們究竟來了多少人,必然陣腳大亂。

.......

千秋殿。

李泓重重把吳皇後塞到他手裏的狼毫仍在地上,怒道:“你們這是謀逆犯上!”

吳皇後又取來一支筆,放在案邊,柔聲勸道:“陛下,這大夏萬裏江山,你不交給璋兒,又能交給誰呢?”

“老三性子跳脫,做事全憑個人喜好,老五文弱,難當重任,老六早年便被謝家女傷了身子,老七太小,薛妃生的老八還是一個奶娃娃。陛下,您只有璋兒一個選擇。”

李泓道:“朕從未想過要將皇位交給其他人。”

他雖不喜李承璋的忘恩狠辣,可這並不是衡量天子的標準,如今他寵薛妃也好,寵老八也罷,不過是想給李承璋與一個教訓,他並非李承璋一個選擇。

身為天子,若不仁善禦下,哪有人會替你賣命?

更何況,李承璋身後並無強勢母族作為依靠,崔家更是狼子野心不可信,李承璋若再行事狠絕,必然盡失人心,成為崔家手中的傀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