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第3/4頁)

募兵制雖能解決這種問題,可募兵制增加國政稅務,且對土地破壞嚴重,長此以往,只會讓世家豪強越發坐大,不到萬不得以,絕對不能實行募兵制。

之前不是沒有心懷鬼胎的世家們提過募兵制,但都被李淑駁了回去,此時楊奇文重提募兵制,便是趁著李淑征戰不利,有意落井下石,為自己家族謀利了。

程彥問老黃門:“舅舅態度如何?”

老黃門斟酌道:“陛下說,長公主不允募兵制,自有長公主的道理,可現在戰事吃緊,楊丞相的話也頗為在理。”

“陛下拿不定主意,這才叫老奴把折子給翁主送過來,讓翁主決斷。”

“此事我知道了。”

程彥道:“先將這個折子放一放,等這月母親的軍報來了,再做定奪。”

老黃門點頭稱是,將楊奇文的折子壓在最下面。

........

時光匆匆如流水,很快又到了除夕。

臨到皇子祭祀先祖時,朝臣世家們格外緊張起來——李承瑛與李承瑾隨長公主李淑出戰北狄,太子李承璋被李泓廢去,華京城只剩下幾位年齡比較小的皇子,哪位皇子能在今年元日捧玉器行禮,便是最有可能被立為太子的人選。

呼聲最高的,毫無疑問是薛妃生的八皇子。

薛妃在生下八皇子沒多久,便被封做了貴妃,吳皇後被廢,如今是她統攝六宮。

太樂們奏響禮樂,重重帷幕後,朝臣們終於看到緩緩走來的人的身影。

竟然是安寧翁主程彥!

朝臣無不驚訝,片刻之後,又很快想通其中原因:長公主如今在關外浴血奮戰,天子擡舉長公主獨女也是有的,只是不知程彥身後那人是誰。

這般想著,帷幕後傳來輪椅轉動的聲音,李斯年坐在輪椅上,懷中抱著八皇子,在小道童的推著緩緩前來。

往年都是淩虛子帶領皇子們祭祀行禮,如今淩虛子閉關修行,李斯年的身份雖未公開,但眾人也知道他是淩虛子最為出色的徒弟,由他代替淩虛子,倒也頗為正常。

朝臣們不約而同看向禦史大夫薛懷信。

天子如此,八皇子的位置便是定了一半了。

程彥不用去看下面朝臣們的臉色,也能猜到他們心中在想什麽,不過她並不關心他們心中所想,她關心的是另外一件事——八皇子是剛出生沒幾個月的奶娃娃,現在正是愛哭愛鬧的時候,剛才被人簇擁著抱過來的時候,還一直哭鬧不休,可一到了李斯年懷裏,便漸漸安定下來,不哭不鬧沒有一點聲音。

想想李斯年毒殺人於無形的狠辣作風,再想想李斯年與舅舅之間的恩怨,程彥頗為擔憂,頻頻向李斯年懷中的八皇子看去。

李斯年察覺到她的目光,用只有他們兩個人能聽到的聲音說道:“放心,我沒有毒殺幼子的愛好。”

程彥在心中翻了個大白眼。

羅十三給她的資料裏,李斯年幼年在三清殿被世家子弟欺辱,未出三日,那個比李斯年大不了多少的世家子弟暴斃家中。

當然,還有人看李斯年生得好,想討回去做自己的伴讀,帶出去也有面子。

這些人或死或瘋,原因不明。

李斯年手上沾的幼兒的血,怕是比殿裏立著的侍從都要多。

程彥沒搭理李斯年。

程彥按部就班完成祭祀禮,回到偏殿休息。

李斯年剛被道童推出來,便被薛妃帶人圍住了。

薛妃抱著八皇子左看右看,見八皇子只是睡著了,忍不住笑道:“到底是淩虛子仙長的高徒,與我們這些凡夫俗子不一樣,任我們怎麽哄也哄不好的皇兒,到了仙長懷裏,便睡得這般香甜。”

李斯年淡淡道:“八皇子是有福之人。”

薛妃與李斯年說了一會兒話,便抱著八皇子離開。

李斯年轉動輪椅,來到程彥面前。

他在三清殿出行不便,程彥又有意躲著他,自鈞山觀星台一別後,他便再也沒見過程彥了。

程彥切斷了所有與他的聯系,他有些不習慣,慢慢開始明白,若不曾擁有,失去了也無妨,可若經歷過陽光的溫暖,便會明白黑暗是多麽讓人不可忍受。

盡管他曾經以為,他已經習慣了這一切。

李斯年抿了一口茶,曲拳輕咳道:“你無需煩憂楊家上書募兵制的事情。”

“快則二十日,慢則一月,總之在你生日之前,令你煩心的事情都會成為過去。”

程彥斜睥著李斯年,道:“你又做了什麽?”

須臾之間,想起李夜城曾去過三清殿,瞬間便站了起來,警惕地看著李斯年,道:“你對我哥說什麽了?”

李斯年看著面前如炸著一身尖刺刺猬的程彥,蹙眉眯眼道:“一個胡人之後,不值得我浪費心思。”

程彥冷笑道:“我知道你瞧不上我哥,我也求求你,千萬別瞧上我哥,對我哥動心思。你那些陰謀詭計,還是用在禍國殃民的事情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