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第2/6頁)

天家奪嫡,無關對錯,他沒有錯,錯的是程彥與長公主,她們的勢力太大,父皇容得下她們,他容不下,他不是父皇那種軟弱無為的性子,他要做千古一帝。

千古一帝眼底揉不得沙子,更容不下能夠威脅皇權的人物,長公主必須死,至於程彥,他可以留她性命,折斷她所有驕傲,讓她在他面前卑躬屈膝,任他任意妄為。

只是這一切都是在暗處中進行,明面上,他謹慎沉穩,頗有孝心,依舊是父皇的好兒子,父皇對他越發滿意,從不曾對他起疑心。

可若是,他的那些事情被父皇知道了,父皇必然會責備他,會怪他心狠,不是一個仁厚的君主,甚至會改立那個繈褓中的八皇子為太子。

李承璋不敢再往下想,再也沒心思與李斯年繼續口舌之爭。

他想阻止崔元銳與李泓說話,但他現在根本找不到借口過去,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崔元銳一邊向李泓低聲說話,一邊裝作漫不經心地將視線瞥向他。

李泓聽了崔元銳的話,面上的笑意淡了下去,眼底滿是凝重之色,頻頻看向他。

看到這一幕,李承璋越發心虛。

宴席上,舞女們載歌載舞,貴人們推杯換盞,李承璋卻有些走神,有意無意看向主座上的李泓。

崔元銳說完話後,李泓顯然沒了心思,一手捋著胡須,有些坐立不安。

又過了一會兒,李泓起身離開,在走出大殿的那一刻,回頭瞧了一眼李承璋,搖頭嘆息,失望之情溢於言表。

李承璋攥緊了手中的酒樽。

他不能坐以待斃。

他已經錯過了一次機會,不能再錯失第二次。

李泓走後,李承璋也尋了個借口離開。

李承璋去找伺候李泓多年的老黃門。

這個老黃門是李泓的心腹,對李泓最是忠心不過,李承璋花了好多功夫,才撬開了他的嘴,又設計讓他不得不跟投向自己,幫助自己爭奪皇位。

得益於這個老黃門在李泓面前不斷說李承璋的好話,李泓對李承璋的刻薄寡恩的形象才得以扭轉,繼而對李承璋頗為贊許,隱隱動了再立李承璋為太子的心思。

李承璋找到老黃門,二人走到他們平日裏說話的地方。

這裏假山灌木林立,甚少有宮人來此,正適合說悄悄話。

李承璋查看四周,見四下無人,便開門見山問道:“崔元銳與父皇說了什麽?”

行事一貫陳文娜的老黃門,此時面上有幾分慌亂之色,聲音也有些急,道:“殿下,您的那些事情,怕是被崔元銳知道了。”

“剛才崔元銳突然闖入宮宴,說有要事告知陛下,陛下遣退了老奴,單獨與崔元銳說了幾句話,可說完話,陛下的臉色便變了。”

“這些我都知道。”

李承璋顧不得保持往日禮賢下士的賢王模樣,有些不耐煩地打斷老黃門的話,問道:“我的哪些事?崔元銳究竟知道了多少,又與父皇說了多少?”

“老奴不清楚。”

老黃門的聲音剛落,便覺得李承璋的目光像利劍一般掃來,心裏不由得打了一個突。

往日李承璋對他頗為敬重,從來沒有打斷過他的話,更沒有用這般重的語氣與他說話,和這般嚴厲的目光,都道危機之刻才能真正看穿一個人,他如今也算看出來了,眼前這位四王爺,對他只有利用。

可知道又能怎樣?

他早就已經踏上了賊船,如今再反悔,怕是不能夠了,只得一條路走到黑,只盼著日後李承璋登基為帝了,念著他的三分功勞,讓他回鄉養老。

這皇城之中的腥風血雨,他是看夠了,也看盡了。

老黃門道:“雖然老奴沒有聽到崔元銳與陛下究竟說了什麽,但陛下離開宮宴後,便開始調動禁衛軍。”

“陛下並非多疑猜忌之人,自登基之後,便不曾懷疑過啟用之人,更不曾輕易調動把守宮門的禁衛軍。”

說到這,老黃門一陣心酸。

李泓雖然不是一個英明的皇帝,但下面伺候的人卻是頗為不錯的,若不是他誤入李承璋的圈套,不得不為李承璋做事,要不然,以他在李泓身邊伺候多年的經歷,到哪不是風風光光的?

縱然李泓一朝崩天,他也能落個善終。

可惜,現在說什麽都晚了。

李承璋手上有他的把柄,他做的那些事,李泓再怎麽寬厚,也容不得他,他只能替李承璋賣命。

老黃門繼續道:“王爺,老奴跟了陛下多年,這還是陛下登基之後第一次調動禁衛軍。”

“此番異動,王爺不得不防啊。”

李承璋眸光幽深,面上明明暗暗。

看來父皇是知道他做的那些事了。

不但知道,還再度對他起了猜忌之心,怕他在殺長公主的時候,一並把弑君的事情也做了。

現在父皇只是調動禁衛軍把守宮門,再過幾日,便是禁衛軍降臨他的府門,或看押,或將他貶為庶人,讓他對皇位再起不得任何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