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第2/6頁)

這便是兵變。

無論成功與否,都是血流成河。

大夏自立國便傳承下來的兵變奪嫡,究竟什麽是個頭。

崔元銳無聲嘆息,退出紫宸殿,與輪椅上的李斯年擦肩而過。

李斯年隨手將懷裏的諸葛連/弩交給一旁的近衛,轉動輪椅,來到正殿。

李承璋死後,原本四散奔逃的宮女內侍們又回到紫宸殿,哆哆嗦嗦開始打掃宮殿,照拂公主皇子,因其他宮殿仍有叛軍尚未剿滅,皇子公主們全部留在紫宸殿,好在紫宸殿頗大,幾十位皇子公主並宮妃們聚在一起,倒也不顯得擁擠。

李斯年的目光從皇子們臉上劃過。

李泓生有八個兒子,長子次子是謝家女所生,死在長公主的劍下,而今李承璋又死,便只剩下了五位。

這五個兒子裏,三子李承瑛年長,按理講,他是皇位的最佳人選,可他性子跳脫莽撞,行事全憑自己的一番喜怒,當個閑散王爺尚可,一國之君的重擔,是萬萬不能壓在他肩上的。

李承瑾是李泓的第五子,母親早年死在謝家女手中,他自己也受了謝家女不少磋磨,導致身上落了病根,天氣稍微轉冷,他便病得起不來身。

作為一朝天子,最為重要的是有一個好身體,他病病歪歪的身體,哪怕性子再怎麽謙和閑雅禮賢下士,李泓也不會考慮把大夏傳給他。

李承瑛李承瑾不行,再往下,便是六皇子七皇子了。

六皇子目睹生母被謝家女害死之後,便嚇破了膽子,平日裏沒甚麽話,遇到事情了,只知道嚎啕大哭,一點沒有天家皇子的氣概。

儲君之位,李泓斷然是不會考慮他的。

至於七皇子,年齡更小,是李泓登基後的宮妃生的。那個宮妃性格溫柔,不爭不搶,又或許是覺得皇位怎麽也落不到她兒子的頭上,所以只守著自己的兒子過日子,並不曾生出不該生的心思。

宮妃這般,七皇子更是如此,平庸沉默,在宮裏沒甚麽存在感。

這五位皇子裏,最有存在感的,也只有薛妃懷裏的八皇子了。

降世時自帶祥瑞,薛妃心比天高,不是個安生的,身後又有武陽薛家,薛家雖未明確表示支持薛妃奪嫡,可若薛妃執意爭皇位,薛家自然不會幫著外人,只會幫著薛妃。

想到此處,李斯年眸光輕轉,心中有了計較。

李斯年來到李泓身邊,喚了一聲陛下。

李泓瞥了一眼輪椅上的李斯年。

李斯年殺李承璋的事情,他一點也不意外。

李承璋做出那般的事情,對程彥來講,是一種侮辱,對程彥的未婚夫李斯年來講,更是一種挑釁,李斯年趁李承璋謀逆的時候射殺李承璋,實在太正常不過。

可哪怕李斯年殺李承璋是為了救他,他仍是為此事不喜李斯年。

——李承璋再怎麽不對,再怎麽糊塗,可終究是他的兒子啊。

李斯年竟然當著他的面射殺了他的兒子,這叫他如何忍得?

李泓冷哼一聲,對李斯年半點好臉色也無,道:“何事?”

“四王爺謀逆,歸根結底,是儲君空懸,若是太子早定,想來四王爺也不會做出這般蠢事。”

李斯年絲毫沒有將李泓的臉色放在心上,直接指出李承璋謀逆作亂。

普天之下,能讓他敬畏的人不多,很顯然,李泓不是那個人。

李泓聽李斯年說李承璋謀逆,臉上越發不快。

他以前怎麽沒有發現,這個李斯年空有一張好皮囊,卻半點不會看人臉色。

也就程彥年輕,沒有經過事,才會被李斯年的皮相迷了心,放在李承璋李承瑛那麽多的皇子不要,偏偏挑中了這個繡花枕頭。

李泓冷聲道:“他謀逆,又如何?”

李斯年道:“儲君不立,國本不穩,今有四王爺,日後還會有其他皇子如此行事。”

李泓一怔,心中有些慌亂。

是了,若是他早點與李承璋說,這天下遲早是他的,想來他便不會莽撞逼宮了。

說到底,這件事還是他的錯。

李泓心緒翻湧,面上便顯了幾分來。

李斯年見此,眼底閃過一抹嘲諷。

靜立在二人身旁的薛妃,寬大繡袍中的手指微微攪著帕子。

李泓沒有聽出來李斯年的言外之意,不代表她聽不出來——李斯年是要李泓早立太子。

只是李斯年的身份哪有甚麽資格請立太子?

李斯年身份實在太過尷尬,他是天家的人,卻也是天家的禁忌,皇城的宮人們不好稱呼他,只以郎君或者道長來喚他。

可轉念一想,李斯年能當著李泓的面射殺李承璋,自然也有辦法恢復自己的身份,她更應該擔心的,是李斯年請立哪位皇子為太子。

她與程彥的關系算不得好,曾為了幫兒子爭奪太子之位,設計陷害過程彥,李斯年是長公主為程彥選中的未婚夫,萬事自然以程彥為重,她這般與程彥作對,李斯年怕是不會請立她的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