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舊情(第3/4頁)

楚鎮面露窘迫,仿佛有些難言之意。

林若秋猜測道:“難道她長得很醜?”

否則怎會嫁不出去?

楚鎮搖頭,“不是醜,只是……略有些顯老。”

林若秋詫道:“可我聽說那位李小姐才二十不到。”

此言一出,便暴露了她曾經派人打聽李家的事實,林若秋忙闔上嘴——這樣顯得心胸太不寬廣了。

楚鎮睨她一眼,繼續說道,“自然不能以年歲來論。”

李海生怕皇帝不信他的說辭,還親自將幼妹李薔領來宮中給皇帝細瞧。皇帝看到她時都嚇了一跳,這位李姑娘看著竟和三四十人一般,眼角起皺,兩鬢也顯出斑白來,年紀輕輕卻老態畢現。

楚鎮嘆道:“朕看她的第一眼,便知李家人在北狄過得多麽辛苦。”

原來李海此舉竟是一箭雙雕,一則是證實自己先前所言,為妹子尋得終身;二則也是借此博得皇帝同情。自然,這些都是他應得的——流落北狄卻忠心不改,費勁千辛萬苦重返故土,只這份信念已十分難能可貴了。

楚鎮嘆道:“朕接她進宮不為別的,只當給份俸祿養著,也算全了李氏忠心。且這位李小姐幼時因墮馬的緣故,瞽了一目,傷了一足,至今仍不利於行,若朕隨意為她指一樁婚事,怎知那被賜婚的人家不會怨懟於朕?”

林若秋沒想到世上竟有這樣可憐的人,大約是她的幸運值太高了,怎麽也料不到有人會倒黴到這種程度。若她處在那位李姑娘的境地,早一索子吊死算了,哪裏還能這樣堅韌地活下去,並跨越千山萬水回到故地——常人尚且為之心怯,她所付出的艱難只會超出常人百倍。

事已至此,林若秋自然不再攔阻,也很能理解楚鎮的做法,皇帝提供的不過是一份口糧與可供遮風擋雨的屋舍,可對李薔而言,已足夠幫她抵禦外界的嘲笑與羞辱,她所欠缺的就是這麽一個避風港。

舉手之勞,因何不為?

楚鎮低頭望著她笑,“朕說了這麽多,你還醋嗎?”

林若秋小聲嘀咕,“其實您不解釋也使得。”

本來林若秋也沒指望皇帝認真聽取自己意見,她算哪根蔥?她不過是個小妾而已,皇帝納不納新人都不是她能置喙的。只不過那樣的話,她心裏多少會有些不平;可如今皇帝一五一十的同她細細說道,並認真表露了對她的心意,林若秋便半點糾結都沒有,取而代之的是一絲微微甜意。

其實她想皇帝召李氏進宮並非純粹善心大發的緣故,可能亦為了安李海之心。李海何嘗不是如此,固然有想為姊妹安頓終身的因素,可何嘗不是為了內廷能有人打點溝通,免得消息太過閉塞——這李海亦是個權術好手,適合在宦海生存。

前朝與後宮本也是息息相關的,其他重臣之家何嘗不是如此,宋皇後的祖父乃當時大儒,更曾為帝師,在士子們之間聲望頗重;謝貴妃乃謝相之女,趙賢妃出身平西將軍府,無不是煊赫一時的名臣。

唯獨林若秋是從日薄西山的沒落伯府裏出來的,因了她的緣故,如今府裏還算稍有些名氣,可到底也比不過那些底蘊豐厚的世族,更別說給皇帝提供恤助了。

皇帝見她神色憂郁,不禁問道:“何事傷神?”

林若秋道:“唯恨妾父平庸,不能為陛下效汗馬之勞。”

楚鎮揉了揉她的頭,笑道:“永昌伯府將你送到朕身邊,便是最大的功勞,若無你,朕此生恐怕都無歡笑可言了。”

林若秋這人最經不起表揚,別人一吹捧她就飄飄然了,明知道楚鎮話裏有誇張的成分,她還是忍不住兩眼冒星地問道:“真的嗎?”

“是真的。”楚鎮將她抱到膝上,神色篤定。

一定要用一個詞形容的話,他想只能是枯木逢春。若秋進宮之前,他可不就跟飄在死水上的枯木一般麽(身心皆是如此),倒是這女孩兒仿佛一陣春風向他吹來,從此他身邊才有了歡聲笑語。楚鎮原本對魏太後自作主張的舉動十分不滿,如今卻發覺那可能是魏太後平生所做的唯一一件善事,若無那次平平常常的選秀,他怎能從人海茫茫中尋出她來——百年修得共枕眠,緣分這種事可真是說不好的。

林若秋聽了這番聲情並茂的話,早就羞得捂著雙耳。皇帝若生在現代,一定能成為一位優秀的朗誦詩人,這麽懂得煽情的藝術。不過,盡管是這樣老套且俗氣的情話,她聽了卻覺得心頭怦怦直跳,恨不得抱著他大親一口。

她想自己真是沒救了。

=

曾經的忠勇侯府此刻已煥然一新,新的匾額,新的房梁,就連門口那兩個石獅子都請人重塑過。哪怕已荒疏多年,僅憑這副新氣象也該叫人知道,忠勇侯府是絕不會垮的。

李薔從鏡子裏窺見來人,默默地將手中木梳放下,輕聲問道:“陛下答應了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