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嗅覺(第2/4頁)

非要說的話,就還只剩一個心態良好。

而且嚴格來講,她這個嗅覺異常也不算是個多幸運的事。

從小葉挽秋就能聞到每個人身上的獨特味道,那代表著對方的命數和運勢,以及情緒變化。就像在聞一味香,前調是象征著這個人的生死健康,中調是命途氣運,後調則是對方此刻的心情變化。

別人的這一生,她聞一聞就能知道。

葉芝蘭以為她是嗅覺有問題,那段時間連繡鋪都不開了,帶著她跑了大大小小各種醫院,一點醫治辦法都沒有。葉挽秋也逐漸明白過來自己是和常人不同的,從八歲以後她就開始學會了撒謊隱瞞,裝作自己的嗅覺異常已經自愈,這才讓媽媽放下心來。

有時候葉挽秋都會懷疑自己是不是前十輩子都是個毫無嗅覺的人,靠不停地通關來積德,最後終於感動上蒼換取了一個靈敏的鼻子。

只可惜也許上蒼實在太忙了,到造她的時候已經累到頭暈眼花六親不認了,所以在分配嗅覺的時候手抖得估計跟他們高中的食堂大媽似的,把所有的分量都集中到了鼻子上。

也算圓了她前幾輩子的夢想,這下她該聞到的不該聞到的都聞到了。

然而凡事只要太過都是負累,她的嗅覺異常也是。從走進飯店參加堂妹的升學宴開始,葉挽秋簡直就像被摁進了一個裝滿混雜香料的瓦缸一樣。

真心恭賀的人是梔子花香,嫉妒不屑的人渾身烏梅味,心存羨慕的人身上飄來濃厚的百合香氣。也有許多人對這場升學宴並不在乎,只顧坐在一旁說別的話。他們有的人聞起來像柚子,那代表他們目前身體健康,有的人則因為身患疾病而有股隱隱的爛熟香蕉味。

還有一生注定平庸而聞起來像檸檬汽水的人,也有命途坎坷崎嶇愁思浸透眉目,因此散發著酸甜山楂味的人,等等。

葉挽秋低下頭,站到立櫃空調的上風向,讓空調的冷風吹散空氣裏過於繁雜淤積的各種味道。它們糾纏在一起,就像這些人的命運也糾纏在一起一樣,越攪越深,最後陷入無法逃脫的結局。

她調整呼吸,強迫自己適應這裏的味道,這種事她已經做了無數次了,熟練是熟練,然而永遠習慣不了。

這也是為什麽比起往人堆裏紮,葉挽秋更喜歡守在自家的繡鋪裏跟著媽媽做各種針線活的原因。葉家的手工繡鋪在整個川渝宜城都是鼎鼎有名的,最具特色的是各種定制手工旗袍,其他還有各種手工布包,布鞋,以及手帕和披肩等等。葉挽秋從小跟著媽媽學,如今也已經學得相當不錯了。

飯桌上一輪酒敬下來後,大家的話題忽然轉到了一直沒有開口說過話的葉挽秋身上。空氣裏的各種味道逐漸起了變化,幸災樂禍的苦澀氣味開始明顯起來,悶悶的沉重。她聽著周圍人或真心或虛偽的安慰和贊嘆,只抿著嘴角掛著一抹職業假笑,濃郁到讓人頭暈的混雜味道一刻不停地折磨著她的嗅覺神經,她都開始感覺有些喘不過氣來了,額角隱隱的脹痛。

眼見著周圍的人越來越熱切地過問,葉芝蘭放下手裏敬酒的酒杯,神色如常地回應:“她盡力了就好,沒什麽好比較的。反正到最後都是就業,我們家的繡鋪足夠養得起我們了。挽秋她手巧,學得快又有想法,繡鋪在她手上會比在我手上更好。謝謝各位關心她。”

聽到葉芝蘭這麽說,一些人也就知趣地閉嘴。

吃完飯送完禮後,葉挽秋和媽媽一起提早回到了家裏。她得趕在第一批志願填報的截止時間前決定好自己的意向大學和專業,地域選擇很重要。葉芝蘭因為早幾年一邊撫養女兒一邊接活兒和培養繡鋪新人,眼睛和頸椎都落下了病根,葉挽秋不想上大學的時候離家太遠。然而留在本地的話,她的分數不算多有優勢,偏偏還沒有本地優惠政策。

葉挽秋把志願填報指南翻到外省的某一頁,上面有兩個她圈出來的紅圈。她猶豫著,看著葉芝蘭繡兩針就得揉揉脖子的樣子,手指始終沒在鍵盤上敲下那兩個大學的代碼。

要不還是就近選一個大學好了,她想,反正她將來畢業了也是要回到繡鋪來的,還能時常回家幫忙。她很喜歡家裏的這個繡鋪,也喜歡那些精巧復雜的繡法和繡品,想把鋪子一直經營下去。

還在葉挽秋猶豫的時候,葉芝蘭忽然開口說到:“等明天的時候,你去你淩叔那裏買些新的顏料,宣紙,布料和繡線回來吧。我都寫在紙上了,你帶著去。再買些裝飾,你眼光好,看著挑就成。”

她一邊說著,手上的動作也沒停,指間捏著的細針在燈光下浮閃著細碎如魚鱗的銀光,那些或金或紅的蠶絲線在葉芝蘭的手裏交纏錯雜又井井有條,徐徐綻開在潔白的光滑綢緞上。頂級繡師們的技藝都是十指燦蓮花的高超,看他們刺繡就像在看一張蒼白貧瘠的畫卷是如何極慢又韻味十足地染上色彩,添進生氣,長出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