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21(第2/3頁)

誰知道呢?也許諾姆是這樣想的。這很可能。

所以,當他坐下來,一聲不響時,她聽到了自己的心跳聲,她知道有些事就要發生了,她的願望就要實現了。她試著調節氣氛,又不想過分影響這種氣氛,這種分寸很難把握。她不想逼他,不想讓他生氣,只想歡迎他進入她的黑暗世界。在那裏,他們可以一起望著黑夜,與它融為一體。於是她小聲說:“今晚的月色真美。”

他沒有回答,她聽到這句蠢話在她腦海中回蕩,“今晚的月色真美”,一遍又一遍,好像一個熱情過頭的傻瓜,就像意大利歌劇中的一幕。幸虧是用意大利語唱的,因為當情侶們開始二重唱時,正因聽不懂,你會相信他們唱的都是真心話。她覺得自己很蠢,覺得自己被否定了,所以她又張嘴想問:“今天過得好嗎?”就跟平常一樣,卻說不出口。

“到了冬天,我喜歡從這個角度看月亮。”她最終這麽說,“樹枝投下陰影,交錯在一起,真好看。只是一棵樹。你看,你明白我的意思嗎?只是一棵樹,但如此復雜交錯,就像最精美的花邊。想象一下,它的根該是什麽樣子?”

他啜了一口酒。她聽到冰塊碰撞玻璃杯的響聲。他清了清嗓子。她覺得心裏很柔軟,像是什麽東西要溢出來。這對他來說卻那麽難。她想伸手觸碰他,可又克制住了。

“米拉,”他終於開口了,“這對我來說太難了,我不指望你能理解,我自己都不明白,這事並不怨你,只是因為我……”

她向他轉過臉去,迷惑地看著他,額頭上顯出一道深深的皺紋。

“哦,我想你可能已經注意到了,我最近不經常回家,那是因為……唉,算了,說出來又有什麽用!米拉,我想離婚。”

注釋

[1]約翰·福斯特·杜勒斯(John Foster Dulles,1888——1959),當時的美國國務卿。

[2]林登·約翰遜(Lyndon Johnson,1908——1973),美國第三十六任總統。

[3]意大利語“是的”。

[4]法語“是的”。

[5]彼得·斯捷潘諾維奇(Pyotr Stepanovich,1782——1852),1991——1992年間任蘇聯空軍總司令兼蘇聯國防部副部長。

[6]1066,是指1066年發生的諾曼征服,是法國諾曼底公爵威廉同英國大封建主哈羅德為爭奪英國王位進而征服英國而發動的一場戰爭。這場戰爭既是諾曼人對外擴張的繼續,又是西歐同英國之間的又一次社會大融合。它以威廉的勝利而告終,對英國歷史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7]珍·亞瑟(Jean Arthur,1900——1991),美國女演員,她從20世紀20年代拍攝無聲片一直到1953年拍攝最後一部影片為止,一共拍攝了近百部電影。

[8]比阿特麗斯·波爾蒂納裏(Beatrice Portinari),但丁的夢中情人,但丁在《神曲》中就是以她為線索,開啟了天堂之行。

[9]均為瓦格納歌劇《特裏斯坦和伊索爾德》中的人物。

[10]安提戈涅(Antigone),俄狄浦斯與其母親的女兒,她不顧舅父的禁令埋葬陣亡的兄長而被囚入巖洞墓穴,後自縊而死。

[11]赫斯特·普林(Hester Prynne),美國作家納撒尼爾·霍桑《紅字》一書中的主人公,因婚外戀生下一女,被罰以戴上標志“通奸”的“紅色A字”示眾。

[12]多蘿西婭·布魯克(Dorothea Brooke),英國女作家喬治·艾略特《米德爾馬契》(Middlemarch)一書中的人物,她在丈夫去世後,最終與丈夫的侄子在一起。

[13]吉恩·蒂爾妮(Gene Tierney,1920——1991),美國演員,公認的美女。

[14]彭忒西勒亞(Penthesilea),希臘神話中美麗而強健的亞馬孫女王,曾身披鎧甲,率領十二個女戰士幫助特洛伊作戰,在戰場上死於阿喀琉斯手下。

[15]原文是德語,Was will das Weib?出自弗洛伊德的一句話:“盡管我對女性心靈做了三十年的研究,但是,還沒有回答而且始終也無法回答的一個問題就是:‘女人到底想要什麽?’”之後巴黎學派學者塞爾日·安德烈在他的著作《女人需要什麽》一書中也提及了弗洛伊德的有關論斷。

[16]4-F,指美國選拔征兵不合格者,可免除兵役。

[17]卡巴拉(Kabbalah),猶太教的神秘哲學,全稱“卡巴拉生命樹”。它被視為神創造宇宙的藍圖,或者神體的構造圖。

[18]吠陀經(Vedas),婆羅門教和現代印度教最重要的經典。“吠陀”,是“知識”“啟示”的意思。

[19]迪娜(Dina),傑拉爾丁(Geraldine)的昵稱。

[20]引自《創世記》,原文:Ashes to ashes, and dust to dust, in the sure and certain hope of the resurrection unto eternal life…在中文版《聖經》裏譯作:塵歸塵,土歸土,讓往生者安寧,讓在世者重獲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