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簾聽政 宋真宗章獻明肅皇後劉娥(第2/7頁)

然而趙光義在做了皇帝之後,並不打算把皇位按照這種順序傳下去。先是太平興國四年,逼死趙德昭;此後又過了兩年,趙德芳也重病而死;最後只剩下弟弟趙廷美,在太平興國七年以謀逆罪名,流放房州,趙廷美一年多以後,就病死房州。

趙光義原本屬意立長子趙元佐為儲,不料趙元佐卻對父親這種傷害骨肉的做法很是反對,先是為趙廷美求情不果,再聽到趙廷美病死的消息,激怒成狂,火燒東宮,被趙光義囚禁,失去了皇位繼承權。

而次子趙元僖在被立為皇儲之後,也莫名暴死。冥冥之中,竟無意間將三皇子趙恒推上了皇位,也在間接之中,成全了劉娥。

而此時,劉娥在十幾年的幽居生涯中閉門讀書,從一個昔日目不識丁、天真無邪的鄉下丫頭,脫胎換骨成了飽讀詩書、精於謀略的政治女人。皇位並非無端落於趙恒頭上,趙元僖死後足有數年時間,皇儲之位懸而不決,諸子相爭,趙光義晚年又極為多疑。趙恒得承皇位,頗經一番周折,而劉娥從中或多或少也學到些權謀相爭。

998年,宋真宗趙恒繼位之後,終於可以名正言順地把心愛的女人接進宮來了。但此時宮中,早已經有了正宮皇後郭氏。

如果沒有那十幾年的幽禁,也許劉娥對於趙恒來說,可能跟後宮的其他女人沒有多大的區別。身為皇帝的趙恒,生命中的任何一個女人都唾手可得,不曾用過心費過力,自然也就不會太放在心上。但是當趙恒遇上劉娥的時候,他還很年輕,在最真摯的年紀感情受挫,此後的歲月裏只能偷偷相見,相思之苦、相聚之難,他為之付出的心血和感情,是其他後妃不可能有的。唯其難得,因此珍貴,所以在他的一生中,也許有無數的女人,而他唯一真正付出過真心的,卻只有劉娥一人。

劉娥入宮時,已經是三十歲了,真宗所有的後妃,都比她年輕,但是最得寵的卻仍然是她。而經歷幾千裏逃難掙紮求生,在酒肆歌場混跡過,又經過十幾年幽居生涯的劉娥,其心計手段,遠非那些養尊處優從閨閣到後宮的後妃所能比的。在真宗的後宮裏,她始終獨寵專房,同時,又不顯山露水。

劉娥入宮不久,真宗就想立刻封她為貴妃,不料卻受到了宰相李沆的拒絕。而此時的劉娥已非年輕時處處愛爭勝的性格,自那以後,她做任何一件事都喜歡水到渠成。她不再提起此事,安然從後妃中最底層的美人一位做起,然而在整個後宮中,卻無人敢輕視她,包括皇後郭氏在內。甚至比她名分更高的其他妃子,都爭相來討好她。

皇後郭氏的身體一向不太好,連生了三個皇子,有兩個早夭,僅活著的二皇子祐,也在九歲時夭折了。郭後受此打擊,在景德四年(1007年)病逝。

郭後去後,劉娥封後的事情,就被真宗提到日程上來了,然而卻遭遇了冰霜。宰相重臣們根本不接受一個來歷不明、出身微賤的女人為皇後,他們甚至提出了讓另一個妃子楊氏和已故宰相沈倫的孫女沈氏作為候選人。

三十年的相愛,只是因為一個名分,卻因此而一次次被放逐,被羞辱,被拒絕,劉娥和真宗自然不會就此罷手,真宗甚至比劉娥更堅決,當年因為自己無能為力,而無法保全自己心愛的女人,而今到了這種地步,自己仍然不能夠做主,又是何其的惱怒。

這個時候劉娥反而忽然上了辭表,表示自己退出皇後之位的競選,於是真宗的皇後之位就空了下來,一空就是六年。

當然這六年裏劉娥也沒有閑著。不知道為了什麽,她和真宗在一起三十多年,雖然獨寵專房,卻一直沒有兒子。這不但是她的煩惱,也是真宗的煩惱。真宗的子嗣一直不太旺,他一共生了五個兒子一個女兒,卻都沒有一個活得長的。直到景德三年最後一個兒子也夭折了之後,皇宮裏沒有一個孩子。皇帝無嗣是一件很令人頭疼的事,真宗雖然迫於無奈,將弟弟越王趙元份的兒子趙允讓接入宮中,但終究還是希望能夠有一個自己的親生兒子。

大中祥府二年,在郭後去世後的第三年裏,後宮終於傳出喜訊,真宗對外的宣布是:“德妃劉娥生下了一個皇子。”並以此為由,堵住了滿朝重臣的嘴,在小皇子三歲那年,劉娥終於如願登上了皇後的寶座。

這個孩子取名受益,在官方對外發布的消息中,他的生母是皇後劉娥,而實際上,他的真正生母,卻是劉娥的侍女李氏。李氏是江南人,祖父是吳越王的舊部,而吳越王的女兒恰好嫁給劉娥的哥哥劉美,也就是和她一起來京城的銀匠龔美。當劉娥身份地位一步步蒸蒸日上的時候,她需要有背景有家族有外戚,因此,和她一起進入京城的同伴龔美,就成了她的哥哥,並改姓劉。也正因為如此,銀匠出身的劉美此時已經是執掌京城軍機的武勝軍節度使,並在前妻去世之後,娶了吳越王府的小姐為繼室。而這位李氏,也就很可能是劉美和吳越王府為了劉娥的“借腹生子”計劃而進獻的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