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加更)瑪麗小姐(第5/7頁)

伊麗莎白見她也跟著別人點頭,頓時有些無奈。

飯後,趁班納特太太指揮明天要用的食材和器皿,五姐妹連忙上了二樓,窩在小起居室裏說話。

瑪麗取下第一卷 百科全書,興致勃勃的要給姐妹們朗讀幾頁。

吉蒂和莉迪亞擺弄新買的花邊,商量怎樣裝飾帽子,對瑪麗的提議興致缺缺。

瑪麗抿緊嘴唇,抱著一本大部頭,低下頭準備到角落的沙發裏去看,她堅信書籍能給人帶來快樂和力量,這種時候,她尤其需要汲取一些知識來安慰自己。

“我親愛的小瑪麗,我有一件事拜托你,你願意作一次我的衣架嗎?”伊麗莎白拉過小妹妹,笑著央求。

“什麽衣架?”

“陶麗絲學院很注重學生們的能力,不管是裁剪還是刺繡,或者編織打結,都是縫紉課程裏的一項。如果我能夠達到學院要求,獲得許可,那麽下一年就可以不必選擇這門課,而把更多時間和精力用在其他諸如繪畫、拉丁語、文法、鋼琴等難題上面。”伊麗莎白解釋。

伊麗莎白與班納特先生探討過,希望能在下個學年送三個小妹妹去學院接受教育,但班納特先生深思熟慮後暫時拒絕了,他說:“這並非費用的問題,比起其他女校,陶麗絲的學費並算不上巨額,只要節省些,這筆錢並非多大的負擔——鑒於不必再給你們零用錢。可莉齊,我認為還沒到時候,不管瑪麗,還是吉蒂和莉迪亞,她們都不具備能夠在你的學院生存的能力。”

伊麗莎白當時很不解,她反駁作父親的:“進入學院的目的不就是受教育嗎?正因為能力不足,才會需要接受熏陶指導,若是我們什麽都會,那便無需去那裏。”

而她父親回答說:“別的寄宿學校,的確是個育人的地方,可你所在的這所,格外不同。莉齊,你還沒發現嗎?你在那裏所接觸的人,不管是教員還是學生,都至少能夠立起來,或許有堅定的目標,或者性情堅毅,你們都知道自己前行的道路通向哪兒,並願意為此努力。可三個傻姑娘不行:瑪麗缺乏自信,她進到那裏去,興許能變好,但更可能的是她的缺陷越來越重——拼命用深奧的知識武裝她自己,卻越來越像個書呆子,被你們那位嚴厲的朱蒂絲夫人打擊幾次,她就永遠躲在殼裏別指望她能出來了。”

“陶麗絲學院像叢林,她的法則不適合平庸的姑娘們。我並非貶低你妹妹,而是從你的信裏,我確實這麽認為:那裏充滿競爭,你們的座次、所能學到的課程,以及能和誰成為朋友……莉齊,你足夠堅定,也很幸運,所以才覺得那兒好,可換做一般的姑娘,恐怕是進不去學院的——進去了也待不長,你不是提到過有同級的學生退出回家去了嗎?”

伊麗莎白這才發覺那些自己忽略的事情:陶麗絲的確在暗暗淘汰那些跟不上步伐和思想的姑娘們。她才想明白,為什麽安妮女爵的名聲響亮,陶麗絲條件優越,幾年下來學生卻始終不多的原因。不僅學生們有很多選擇,陶麗絲也始終進行挑選,就如安妮女爵在歡迎她們入學時所說“只有擁有自我,保有靈魂的學生,未來才能給學院和我帶來最大的助益”。女伯爵在通過學院擴大自己觸角和影響力的同時,時刻保有謹慎。

這很可怕!當時伊麗莎白怔愣了很久,但回過神來又覺得興奮,這也說明陶麗絲學院結成的網絡足夠親密結實,所有獲準畢業的學生在將來都是有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信任的。陶麗絲學院就好像倫敦那些神秘的私人社交會所,這些紳士俱樂部最早的已有百年歷史,同一俱樂部的精英紳士們常結成一道看不見的同盟關系,整個不列顛的大事,說是盡掌在國王權杖之下,還不如說大部分都是由各紳士俱樂部操控,連王室成員都會成為其中一名會員。頂尖人士們在內部博弈,對外卻盡量一致,以此保有他們的話語權,倫敦的幾大俱樂部,甚至能影響歐洲局勢……

伊麗莎白一方面為女爵和陶麗絲的野心感到心驚肉跳,另一方面又極慶幸自己巧合之下進入其中。如果能成為時代的弄潮兒,即便是角落裏的戲水者,誰又願意重新做回大海裏無足輕重的小水滴呢!

成為自己的主人,掌握自己的命運,這不是從她來到這個陌生時代就一直堅持,並且為之不懈奮鬥的目標嗎?伊麗莎白清楚男權社會之下的女性保有自我得多艱難,她從來不寄希望於男人的良心和施舍,甚至曾經設想過當一名富有的寡婦的可能性。但被班納特先生提醒後,陶麗絲令她看到另外的一絲可能,一絲抱團取暖並強大起來的可能,或許只能造福這一小撮女人,但這必將成為火種,照亮前路——就好比藍襪社一樣,這個由貴族夫人們設立並發揚的小試驗,成功使英國沙龍走向開放和包容,沙龍之於人們的意義,不再僅僅是空洞的吃喝玩樂,而成為迸發智慧火花和時代精神的盛宴。女人們也勝利的占有了一席之地,可以盡情在沙龍裏表達才學,彰顯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