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所有人都磨磨唧唧的,交卷時眼神慌張遲疑不安,像極了他檢查功課學生們沒做的情形,不由得讓孟先生火冒三丈,好幾次想動手揍人。

學生們自知表現差給國子監蒙羞了,故而離開考場就去藏書閣讀書,極為努力,再度讓吳侍郎幾人感到困惑,學生們明明很勤勉,為何成績不盡人意呢?整個國子監,要不是有幾位翰林大學士孫子和楊尚書之子撐著,國子監恐怕會淪為天下讀書人的笑柄了,文武百官之子,有天下名師教導竟不如耄耋之年的老秀才,何等諷刺……

心有疑慮,閱卷結束吳侍郎等人並未離去,而是去藏書閣查看學生們的情況。

月明星稀,藏書閣裏燈火通明,窗前門後樓梯間都坐著人,他們翻著書,嘴裏小聲誦讀著,目光認真專注,吳侍郎走向桌邊的少年,垂眸問,“天色已晚,明日還有功課,熬夜不累嗎?”

據他所知,夜夜有人在藏書閣通宵溫習功課,勤奮是好事,但過猶不及,熬壞了身體得不償失,吳侍郎不贊成學生們的做法。

猝不及防的聲音嚇得少年打了個哆嗦,仰頭看是吳侍郎,忙起身見禮,訕訕道,“不……不累。”

吳侍郎又問了好幾個人,俱說不累,吳侍郎記得其中幾個學生是戶部同僚之子,有心幫他們找找成績不如人的原因,隨意從書架拿了本書考察他們功課,結果無人答得上來,吳侍郎以為自己拿錯了書,這是本史書,稍微有些底蘊的人家都會給晚輩看,普通讀書人考科舉熟讀四書五經便足矣,然而對書香門第是遠遠不夠的,觸類旁通,各方面都得有所涉獵……

以為問題過於難了,吳侍郎又問了個簡單的問題,學生們回答得磕磕巴巴的,吳侍郎有些失望,和譚盛禮說起時有些失望,“國子監為天下讀書表率,觀其學問……”說到這,吳侍郎頓住,想到這幾日學生們的反常,感慨道,“立身於世該以品行為最,譚祭酒還得多費些心思了。”

“吳大人說的是,譚某自當盡力。”

兩人邊說話邊朝外邊走,夏試期間,兩人都住在國子監,如今忙完自是要回家去,譚振業在外邊候著,看到譚盛禮,上前給吳侍郎見禮,隨即接過譚盛禮手裏的包袱,他五官俊朗,眉眼鋒利,和譚盛禮隨和寬厚的氣質截然不同,為官多年,吳侍郎自認還算有些眼力,譚家其他兩位公子學識淵博,但性格單純樸實,這位小公子不同,看面相就不是好惹的主,還真是應了那句龍生九子各有不同,再想想自己那幾個不成器的兒子,吳侍郎約譚盛禮,“譚祭酒不知是否有空,吳某有些私事想請教。”

他子嗣家眷都在老家,許是山高皇帝遠,妻子常來信懺悔沒有教好孩子,要不然他們怎麽不好好讀書考取功名做個像自己這樣的人呢?

害怕譚盛禮多想,吳侍郎言明,“和吳某幾個兒子有關。”

父母年邁,不肯來京,妻子要在家照顧他們,幾個孩子也在,以前他認為是理所應當的,然而看了譚盛禮後,他突然遲疑了,好男兒志在四方,兒子在老家借自己的官聲整日結交狐朋狗友,遊手好閑碌碌無為,不是法子啊,他又有些等不及了,和譚盛禮道,“吳某送譚祭酒家去如何?”

“好。”

譚盛禮讓譚振業先回,自己坐吳府的馬車回去,車裏,吳侍郎說了家裏的難處,“照理說我升遷來京他們就該同來的,奈何我父母身體不好,又念故土難離,妻兒多年都在老家。”目前陪在他身邊的是兩名妾室和兩個庶子,不過庶子尚且年幼,讀書的事兒不著急,倒是幾個嫡子更迫切些,“家家有本難念的經,讓譚祭酒見笑了,不瞞你說,幾個嫡子在老家不省心,接來京城又不妥當,譚祭酒可有好的法子?”

“此事確實難做。”父母在老家,吳侍郎妻兒來京會被人詬病,譚盛禮問,“幾位公子可喜歡讀書?”

“小時候還算踏實,慢慢的就懶惰了,我不在身旁,沒人鎮得住他們。”吳侍郎也倍感頭疼,奈何公務繁忙委實抽不開身,否則非好好收拾他們不可。

譚盛禮又問,“令公子品行如何?”

吳侍郎直言,“懶歸懶,但不敢借我的名聲在外亂來。”

“幾位公子就學的書院如何?”

吳侍郎見過書院山長和幾位夫子,在自己面前諂媚至極,吳侍郎不喜歡這種卑躬屈膝阿諛奉承的人,他突然意識到什麽,“譚祭酒的意思是給他們換間書院?”

“吳大人為朝廷鞠躬盡瘁,無暇教導幾位公子乃情勢所迫……既是這樣,就給他們挑個好的書院吧……”

吳侍郎是江南人士,江南文風盛,好書院比比皆是,但管得松,去了恐怕也沒什麽用,吳侍郎問,“譚祭酒可有好的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