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高僧君主(第2/3頁)

瑤英心裏明白。

謝貴妃接受不了謝無量已經死去的事實,婆羅門藥是病因,而謝家的噩耗讓她徹底瘋癲。

她瘋了,謝無量就一直活著。

瑤英閉了閉眼睛,平復所有思緒。

宮人按她的命令準備了金銀,絹帛,藥材,還有幾匹馬,作為酬謝蒙達提婆的謝禮。

謝青奉去了一趟政事堂,拿來幾位宰相署名下發的過關文書。

瑤英知道蒙達提婆迫不及待啟程去西域,沒有多留他,奉上文書,送他出宮。

蒙達提婆怔了怔。

他其實並不想進宮為謝貴妃診治。

在蜀地時,蒙達提婆常和達官貴人打交道,他們大多禮數周到、舉止嫻雅,以修行居士自稱,十分熱衷於禮佛論經,但是行事卻蠻橫霸道、自私冷酷,根本不顧下層百姓的死活。

蒙達提婆離開蜀地時,昔日將他奉為座上賓的權貴立刻翻臉,強行扣留他和弟子,還殺了他的侍從來威脅他。

他逃出蜀地,去西域的決心更加強烈,但是大慈恩寺的監院告訴他,沒有過關文書,他會死在金城。

為了過關文書,蒙達提婆只能冒著被七公主扣押的風險進宮。

七公主問他謝貴妃的病能不能治時,他猶豫了一瞬,還是說了實話。

謝貴妃的病確實不能治。

蒙達提婆心中忐忑。

出乎他的意料,七公主和他之前見過的權貴不一樣,她沒有大發雷霆,沒有遷怒他,也沒有強行留下他為母親診治。

她按照約定,痛快地放他離開,還為他準備了厚禮。

壓在蒙達提婆心口的大石終於落地。

松口氣之余,又覺得惋惜。

七公主面相雍容,眼神清澈,眸光流轉間,有如日出雲散,璀璨華光傾灑而下。

和佛門有緣。

可惜公主並不信佛。

蒙達提婆安慰瑤英:“公主,一切都是命數,貴妃如此,倒也不是壞事。好壞互為因果,世事無常,順其因緣。”

瑤英笑了笑。

她不懂法師話裏的禪意,不過有件事她很清楚,她一定會查出下毒之人是誰。

出了宮門,蒙達提婆鄭重朝瑤英道別。

瑤英學著他的樣子雙手合十:“西行之路艱難險阻,祝法師一路平安,事事順遂。”

蒙達提婆道:“多謝公主。”

瑤英想起一事:“法師想見的那位佛子,可是西域王庭君主曇摩羅迦?”

蒙達提婆有些詫異,頷首道:“正是。”

……

西域王庭和中原不同,那裏神權重於王權,曇摩羅迦既是備受崇敬的佛子,也是世俗君王,是西域百姓心中的神。

他少年登基,起初只是個受世家控制的傀儡皇帝,被大臣囚禁在佛寺之中修習佛法。

曇摩羅迦十三歲那年,北戎可汗率領三萬大軍突襲王城。

世家率領的軍隊不是北戎的對手,丟盔棄甲,倉皇逃跑。

曇摩羅迦幽居佛寺,知道消息的時候,佛寺已經被重重包圍。

僧人勸曇摩羅迦投降,他是佛子,北戎可汗攻打王城,就是為了活捉他以號令西域。

曇摩羅迦不願做北戎的俘虜,沉著冷靜地指揮忠心於他的僧兵,逃出王城,然後召集被沖散的王庭軍隊,轉頭攻打北戎大軍。

兩軍作戰時,佛子曇摩羅迦身著絳紅色僧袍,一人一騎,走在陣前。

衣袍獵獵,蒼涼壯麗。

恍如神祇降世。

僧兵和軍隊受到鼓舞,爆發出驚人的戰鬥力,毫不畏死地往前沖鋒。

區區兩千多人,竟然將氣勢洶洶的北戎大軍趕出了王庭。

戰無不勝的北戎可汗沒想到自己居然會敗於一個少年之手,想起佛子降生時的種種離奇傳說,心有余悸,掉頭往東繼續吞並草原其他部落,不敢再輕易挑釁王庭。

十三歲的曇摩羅迦以少勝多,戰勝了不可一世的北戎,威望空前,趁勢一舉奪回王權,確立自己對王庭的統治。

自此,西域北道太平了十年。

……

幾年前,有位西域僧人因緣巧合之下流落至蜀地,蒙達提婆和他來往過一段時間,聽他詳細描述過那個黃沙之中的西域佛國,所以知道曇摩羅迦的生平。

連年戰亂,中原西域兩地已經阻隔數十年,現在西域諸國以為中原仍由一個統一的王朝統治。

中原對西域的了解就更少了。

蒙達提婆沒想到李瑤英居然也聽說過曇摩羅迦的名字。

事實上瑤英不僅知道曇摩羅迦,還知道那個和尚活不了幾年了。

大概是印證了那句慧極必傷,曇摩羅迦從小身體不好,十幾歲的他可以親臨戰場,率領僧兵作戰,很快就纏綿病榻,下不了地,騎不了馬。

他是個虔誠的和尚,依舊住在佛寺,以佛子的身份壓制野心勃勃的世家,平衡各方勢力,震懾北戎。

北戎可汗懼怕曇摩羅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