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爭論(第2/3頁)

曇摩羅伽現在服用水莽草,他知不知道這個忌口?

她想了一會兒,搖頭失笑:曇摩羅伽是僧人,怎麽會飲酒呢?

夜裏,親兵拿了幾包葡萄幹回來,攤開在桌上。

瑤英一看就知道這些褐色葡萄幹質量不算上乘。

親兵卻道:“公主,這些是城裏最好的葡萄幹,坊市的人說王宮的葡萄幹也是他們供應的。胡商說,王庭夏秋天氣炎熱幹燥,日照長,雨水少,他們采摘葡萄之後直接曝曬,不需要經過其他工序。”

瑤英拈起幾粒葡萄幹,細看顏色,聞了聞氣味,嘗了幾枚,沉吟片刻,看來現在晾曬葡萄幹的法子很粗糙。

她吩咐親兵:“你明天出城告訴老齊,不要舍不得那些結果的葡萄,全部鏟掉,所有園子改種奇石蜜食、馬乳、黑珍珠葡萄種,買不到葡萄種的話,讓他去城南找胡商康大,多送些茶葉、絲綢。”

親兵應是,說起另一件事:“老齊說他聯系了一些流亡各地的沙州人,那些人大多衣食無著,他托我請示公主,能不能收留他們?”

瑤英蹙眉。

王庭終究只是暫時庇護她而已,他們不能給王庭帶來麻煩,以後收留的人越來越多,不能全都接到王庭來。

“現在人數不算多,能收留的就收留,你記得叮囑老齊,一定要擬好名冊,一個都別落下,到時候我好按照名冊繳納稅錢。”

王庭大臣貪財,她按著人頭繳稅,才不會引來太大的非議,編訂名冊也便於管理篩查人丁,為訓練兵丁打好基礎。

她缺人,現在招募的人手越多越好。

親兵點頭,一一記下,遲疑了一下,問:“有些沙州人……老齊不知道該不該收。”

瑤英問:“既是沙州人,為什麽不能收?”

親兵答道:“她們不是漢人,全是胡女,流落至西域,被商隊轉賣了好幾次,最後流落到王庭了,聽說老齊那裏收留了很多河西人,她們也求了過來。”

瑤英蹙眉,看了親兵一眼,叫來所有親兵,目光從眾人臉上一一掃過去。

她神色有些嚴厲,謝沖、謝鵬幾人不敢玩笑,個個垂手侍立。

瑤英一字字道:“沙州、瓜州都屬河西之地,當地百姓不論胡漢,皆是大魏子民,你們記住了沒有?”

眾人沉聲應是。

瑤英這才吩咐剛才問話的親兵:“既是沙州人,又求了過來,能收留的就想辦法收留。”

又道:“如果有不規矩的人,決不能姑息,立刻驅逐出去。我們只有先救己,才能救人,讓老齊謹慎些,千萬別惹出亂子。”

親兵應喏。

一連忙亂了幾天,瑤英估摸著阿史那畢娑快回來了,開始為去高昌做準備,之前曇摩羅伽說過會讓畢娑陪同她出使高昌。

這期間,她堅持每天早上出現在早課上,雖然聽不懂宣講,依舊能老老實實坐上半個時辰,跟著僧人念誦經文。

曇摩羅伽幫了她,她不能辜負他的苦心。

僧人們和瑤英語言不通,見她態度虔誠恭敬,而且如此年輕美貌,竟能洗去鉛華,不施脂粉,日日天不亮就起身做功課,對她的態度比先前和善了很多。

不過依舊沒人敢和瑤英搭話,她經過的地方,所有僧人立刻挪開視線,不敢多看她,有的閉目念誦經文,有的禪定,還有的掉頭躲開。

般若氣急敗壞:很顯然,這些僧人定力不夠,為瑤英的美貌心笙搖動,所以才會把她當成洪水猛獸來躲避!

他偷偷和緣覺抱怨:“文昭公主每次經過前殿的時候,那幫小沙彌的眼珠子都快掉出來了!再這麽下去該怎麽辦?”

緣覺笑了笑:“公主只是在早課的時候來殿中誦經,其他辰光從不在寺中走動,既沒有故意引誘誰,也沒有花枝招展到處亂晃。城中王公貴婦也時常來前殿聽眾位禪師講經,個個濃妝艷抹,頭上戴的、身上掛的金玉一串摞一串,生怕被別人比過去,還得帶著四五個伺候的侍女,那麽多女子前來聽講經,你怎麽只針對文昭公主?”

般若無言以對,沉默了一會兒,氣得一跺腳:“文昭公主貌若神女,比她們都美!”

緣覺又好笑又覺得無奈,“公主的美麗是恩賜,不是罪孽。這也是佛陀對小沙彌他們的考驗,如果他們能通過考驗,說明他們心虔,如果他們天天魂牽夢繞,那說明他們的虔心還不夠,正好磨礪他們。”

他停頓了一會兒,鄭重地道,“對王來說,也是如此。”

般若想了想,也是這個理,只得罷了。

瑤英不知道緣覺真的把她當成佛陀對曇摩羅伽的考驗,每天規規矩矩上早課。

通常她都是獨來獨往,這日卻有幾個僧人在講經結束後攔住她,張口就是一大串梵語。

她沒聽懂,一臉莫名其妙。

僧人又是一串她聽不懂的胡語,旁邊另一個僧人不滿,拉著僧人激烈地辯論起來,兩人越吵越激動,旁邊幾個僧人參與進來,很快引來寺主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