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進退兩難(第2/3頁)

淩安之覺得突然出來個少女有些奇怪,他沒敢擡頭,後退了兩步雙手接過茶杯一飲而盡,之後拱手道謝:“謝謝王爺,多謝姑娘。”

毓王背著手,視線在淩安之身上逡巡打量了幾圈,他聽說過坊間淩安之關於男女之事上的傳聞,此人確實有些粗鄙,怪不得淩河王多年來也不待見。

和翼王澤王並肩作戰多次,明察細查也沒見什麽交往,估計是那兄弟兩個當年清高看不上。不過這樣也好,能夠順順當當的為他所用:“鎮國公,聽說你尚未娶妻?”

淩安之心頭一震,怪不得弄出個少女,果然在這裏等他,他心下狂轉,心道不知道弄什麽世家女子往他懷裏塞,實在不好推開要強人所難也別怪他狠毒,婚前死個少女太容易了,怪只怪女孩命不好。

他不動聲色的回答道:“王爺,常年征戰,家裏以前的妾們一年也打不了幾個照面,沒有娶妻。”

毓王當然不用管淩安之身邊女人們的喜怒哀樂:“鎮國公,剛才的女孩若何?”

淩安之心道怎麽回答也不對:“臣粗陋,也不會憐香惜玉,看不出天仙和民女有多大區別。”

毓王直接開門見山,他微微擡頭仔細再打量了一下淩安之,雖然有些含胸縮背,膝蓋好像也晃晃悠悠的站不直,不過長身窄腰;面相棱角分明,總皺著濃眉顯得一臉兇相卻也劍眉高鼻,怎麽看五官長的也不錯,如果相由心生,這一副好五官可不像是粗人所能擁有,難道是大智若愚?

毓王心中一動:“本王見將軍,一見如故,不僅想常來常往,還想親上加親,剛才的女孩是我親妹,當今的長公主恩寧公主,今年年方十六,許給鎮國公為妻,如何?”

淩安之當即心下一驚,他瞬間愣了愣,心中電光火石的開始思索,毓王果然是下了血本,為了求得邊疆重臣,竟然把恩寧公主獻了出來。

毓王如此說,估計也是景陽帝的意思。

恩寧公主是長公主,娶了公主他還敢隨隨便便死個少女嗎?當然不敢,公主別說香消玉殞,碰掉幾根頭發都可能是死罪。

駙馬這個稱呼,聽起來有點威風,可誰都知道,就是公主帳下的下人,君臣之分,存在的意義就是伺候好公主,家裏家外,毫無尊嚴可言。

娶了公主也不可能回得了安西了,要常駐京城,頂多遙領安西,毓王需要他的沖鋒打仗的時候,再出去當一個出頭鳥。

他突然想到臨行之前余情的諄諄囑咐,說無論毓王說什麽,千萬也要一口答應,還說以後在太原等他。

難道是余情已經猜到了嗎?

可能以後再相見,也只能是他借故出了京城,才能在太原私會了。可能幾年才能見一次,比牛郎和織女還不如。

娶妻得公主,平地買官府。

他敢娶了公主之後還不曲意侍奉,像隨便扔著杜秋心一樣冷著嗎?當然不敢,公主一個禦狀,當即便夠他下天牢大獄。

就算是他能忍著湊合過幾年,可如果添了子女,他還能狠得下心來對孩子的母親不管不顧,不要自己這張臉嗎?

天理人倫,應該不會。

所以總不過是余情在太原等他幾年見了他幾面,之後也許會像他和梅絳雪一樣,幾年不見。

余情對他,愛戀多年,當年不顧大戶人家女子的矜持,對他眷戀糾纏,而今已經把他的名字刻在了骨頭上,如果被橫刀奪愛,還要聽著他在京城娶妻生子,心裏會如何呢?

不知道為什麽,他突然想到劉心隱過早斑白的頭發。

就算是娶了恩寧公主,難道許康乾就能忘了他大哥淩川的死因,全無芥蒂了嗎?也只不過是聽說他是私生子,和父兄關系不好,所以才暫時無視他們兄弟親情吧?

到時候想給公主換一個駙馬,可能比給公主換一身衣服還簡答些。

毓王看他只是愣了一瞬,殊不知他心下已經百轉千回,他當下雙膝跪倒:“臣多謝殿下恩典,不過…”

毓王一挑眼眉:“不過什麽?”

淩安之好像是下了挺大的決心,才說出口來了似的:“臣…沒臉說。”

毓王示意左右退下:“這回說吧。”

淩安之一張臉通紅,似怕被人聽到似的左顧右盼,直接雙膝跪倒道:“臣早年孟浪,經常夜禦數女…為求持久,以藥維持…,身邊女子,多有…被蹂/躪死者,此事安西各省皆有耳聞。”

毓王其實多少也聽說過淩安之色字當頭一把刀,打小便不老實:“將軍倒是直言直語,不過大丈夫不拘小節,少時新鮮,成年穩重了改過便是,而且公主自有填房丫頭相贈。”

淩安之一頭磕在地上:“殿下,我已經藥石傷了根本,現在…男女之事上無能無力…,已經幾年沒碰過女子了,去年殿下送至府上的六個美人,也全部無福消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