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素齋恕哉(第4/4頁)

潘局長雖然知道易天行與歸元寺有些關系,但萬萬沒料到這寶通禪寺的老方丈對他也是如此禮敬有加,不由心中生出些惶然來。唐亦同卻是古家親朋,怎也想不到古家竟出了個少爺,似乎比老太爺當年在省城混的更加圓潤些,竟能讓警察局的局長托其辦事,讓寶通禪室的方丈親至問候。

易天行微微一笑,方才心經一轉就感應到這位寶通禪寺方丈也是佛宗中修行人,自然明白對方敬的是自己山門護法的身份,合什還禮道:“見過方丈。”

方丈亦是一禮道:“居士可能見性?”

“未能。”

“筵散之後,還請居士留步,有一處煩惱需居士解脫。”

易天行微笑點頭。

待方丈離開後,潘唐二人看向易天行的眼光中更多出些什麽來,潘局長微一閉目,沉忖半晌後終於開口道:“看來我真是找對人了。歸元寺之事,一定要勞煩小易你多多幫忙。”

易天行聽著個“小易”二字,便是被這刻意的親切勁兒嚇了一跳,還沒來得及開口推脫,又聽著潘局長說道:“若是我自己的事情,我也不願意這般求人,更何況……”話雖沒有說話,一股無奈卻流露出來,“只是這件事情是我一位長輩所托,所以還請易兄成全。”

“長輩?”旁邊聽著的唐副廳長終於忍不住咋然開口,“難道老潘你說的是那位?”

“正是。”

易天行微微眯眼,他不知道這位又是哪位,只知道這個事情看來不簡單,做了個請的手勢,請潘局長把話講完。

“如今省城的官場上最流行什麽?”

“這個真不知道。”易天行撓撓頭,心想官場離自己有十萬八千裏。

唐亦同若有所思:“最流行敬佛崇道。”

“不錯。”潘局長輕聲道:“雖然這些事情都不大可能放在明面上來做,但大家都心知肚明,上面那幾位誰不是互相比著的?每年開年的頭一炷香,誰能燒的到,便是大大的有臉面,而且這些鬼神之事,大家誰敢不信?就說前年,那位林某人在武當山點了頭一炷香,他老家那家建築公司,便給了一百六十萬。”

潘局長嘆道:“我那位長輩年紀也漸漸大了,不知怎麽也信上了這個,死活要在歸元寺裏點開年的頭炷香。可偏偏斌苦大師是真正的得道高人,不興這一套,任出什麽價碼也不允。他是政協副主席,又是佛教協會的理事,我們能有什麽辦法?若不是如此,上次我又怎麽會為小兄弟你出面?”

易天行目瞪口呆,他今時今日才知道這些官場上的大人物們竟然肯為一炷香花了百萬元錢。好在他現在遇著的奇事實在太多,早已不是在高陽縣城裏的那個拾破爛少年郎,略一沉思便將心思定了下來,細細一想,這不是殺人放火的卑鄙事,反而可以為歸元寺弄些銀子花花,自己這個山門護法,似乎也可以為佛宗創創收了……心裏想著這些亂七八糟的事情,面上卻呵呵傻笑著應道:“和尚們沒有什麽花費,自然想不到這個上面來,我去問問。”

潘局長唇角微微露出一絲笑意。

“只是不敢瞞您,我自己眼下遇著件煩心事,我必須把這件事情料理清楚了,才能給您一個確實的回答。只是不知道這個時間來不來得及,畢竟離年頭也沒幾天了。”易天行說的十分認真。

潘局長舉杯而祝:“有這一句,我與老頭子也好交待,先此謝過。”他斟酌了會兒,又說到:“易同學,我知道你和古家沒有什麽太深的關聯,交淺言深,但為你自己著想,此時想送你四個字。”

“您說。”

“遵紀守法。”

易天行撓撓腦袋,心想自己倒是真想好好實踐這四個字,奈何我欲成佛,身邊盡魔。剛進省城大學的時候自己便想著洗白二字,可是縱橫皇宮妓院的韋爵爺都做不到的事情,自己能做到嗎?

他望向禪院後方的山地,面上一片沉靜。

不知因緣生法,則不知忠。不知忠,烏知恕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