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筆有通天力,文字動鬼神

余媖等人眾星捧月般圍著倉頡,帶他遊覽學宮,讓老者心中大為快慰,頗有衣錦還鄉之感。出來後,他臉上仍掛著笑容。

姬樂見了,忍著背後的酸疼,扯出笑容問:“老爺子看得如何?我們直接去明宮?”

“可以。”倉頡在余媖攙扶下上車,坐在姬樂對面。

看著姬樂臉色略帶蒼白,倉頡關切問:“你沒事吧?”

“沒事。”姬樂伸了個懶腰,故作輕松道:“方才久坐,有些累了。”之後,他閉上眼,靠著細軟打盹。青年撇撇嘴,對姬樂這慵懶的模樣有些看不過去,便跟倉頡搭話說:“老爺子了解這裏的軍事情況嗎?”

“學宮有些記錄,夏國目前常備士兵有五千人。”

青年心中一跳,直接問:“總人口呢?”

“四十八萬。其中漢裔十萬,奴隸三十八萬。”他所言的記錄比姬樂更加精確,但青年臉色越發陰沉。

本來他還打算為夏國練兵,可如今看來……

“這常備軍都是漢裔?二十抽一,還是有些少了。”

“足夠多了。跟那些一兩萬人就稱呼為城邦國家的小國相比,容納近五十萬人口的城市已經是這裏的大國。”

至少在整個大陸的東方,夏國是一個橫掃周邊的龐然大物。

倉頡對夏國的發展還是挺滿意的。如今這個蠻荒時代,更類似五帝時代的巫治。只不過多了一群真正存在的神靈。

而在神靈威脅的情況下,還能紮根立足百年,先民們已經極盡所能,功大於過。

“百年傳承,又經歷數次大變,能有這基業已是我諸夏福祉。楊家烈公一脈得此功勛,後人才能坐穩國主之位。”

“哼!一個連祭天大禮都沒舉行的國家,連國號都是假的。楊柯的王位穩不穩,還要兩說。”

“一定穩。”倉頡正色道:“我知道你憂慮楊氏和國靈的矛盾。你且放心,老朽在此,斷不會讓他們反目。”

在史皇氏眼中,雙方都是華夏之民,一個國君,一個國靈,他們之間的這點矛盾根本算不上什麽。在這個諸神林立時代,他們首要做的是一致對外。

兩個半神級別的戰力,這是諸夏大幸。

“但願一切如老爺子所想。”青年看著小憩的姬樂,臉上帶著幾分嫌棄:“不然這廝拼一個玉石俱焚,大家都不願意看。”

“善。”

不一會兒,眾人來到明宮。明宮風格與學宮又有不同,學宮仿照太學,殿宇林立,秩序井然。而明宮則看起來更加崇尚自然淳樸。在一片花海綠蔭中搭建竹屋,以供病人們歇息。只有中間依稀排布著幾座宮殿,簡單作為平日研究醫術,保存典籍的地方。

青年眼睛一亮:“明宮這邊倒是切合自然。”

余媖介紹說:“當年我等按照陰陽五行論研究,發現聚攏木氣最適宜療傷。這明宮所在之地,便是一座巨型的陣法。”

在這陣法範圍內,病人治愈的速度要比其他地方快至少一倍。這也是夏國之所以壯大的命門之一。

“那為何不放在東方之位?”姬樂好奇問:“東方主生發,乃青木格局,最適合啊。”剛從車上下來,他腿腳有些抖,趕緊借用聞花香的動作遮掩。衣擺下垂,同時捂住右臂的淤青。

“那是木宮所在,主農桑之事,更加需要這個位置。”

正東和正西為木宮與金宮之地。木主民生,金主軍事。一個負責平日的農桑耕種,一個負責冶煉金鐵。但這兩者經常聯合在一起,畢竟制造車馬、建築,離不開木工和鐵匠的協作。

說白了,金宮和木宮就是九宮城裏的科技研究所。只不過金宮偏向於軍事,冶煉金鐵,制作兵器。而木宮更偏向於民生,制作國民需要的日常用具。類似鋤頭、鐮刀等物,畢竟需要用鐵,有時需從金宮調度。而培養種子、豢養畜類,則在木公之地。因此,這裏又被稱呼為農宮,以神農氏為主祭。

眾人入花海,徒步來到昨日送進來的那幾位國民處。這處竹屋清幽雅致,在左右兩側間擺放三張草席。六個國民臉色蒼白如紙,閉目不醒。

“他們昨日受到牽連,目前昏迷不醒,借明宮的陣法暫時吊命。”余媖扭頭對趙錢二人道:“兩位伯伯精通丹術,煩勞二位施法救人。”

錢正河點頭道:“既然出關,能幫自然要幫一把。”

看到那躺在草席上的幾個國民,姬樂幽幽一嘆:“諸人受罪,全因我而起。二位請速速出手,減免他們的痛苦。”說著,他對趙錢二人施禮。

“當不得國靈大人如此大禮。”二人見狀,連忙閃開,不敢承受姬樂的答謝。

余媖也義正言辭說:“大人,您乃國家化身,萬金貴體。兩位伯伯淺薄根基,怎當得國祚大禮?”

說到底,太平教的罪人在夏國多受排擠。縱然趙錢二人精通術法,可總體地位不高,怎麽能讓國靈對他們行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