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北方的概念(第2/6頁)

他把第一張幻燈片放進圖片架,在鏡頭後面推動了一下,屏幕上便出現了一個圓形的黑影,黑白對比非常明顯。照片是在夜裏滿月下拍攝的,中景(畫面前景和背景之間的部分)部分是一座簡陋的小木屋,墻壁是黑色的,襯出其四周的白雪,屋頂上的積雪很厚。木屋旁邊,放著一排自然科學器材,有天線、電線和絕緣瓷,全都在月光下閃著光,上面結著厚厚的霜。在萊拉看來,它們就像通往亞爾頓路上電器公園裏的東西似的。一個身穿毛皮的男子站在前景部分,外套上長長的風帽幾乎完全遮住了他的臉;他舉著右手,似乎是在打招呼;旁邊是一個比他矮小的身影。月光下,一切都在閃爍著同樣蒼白的光。

“這張照片是用標準的硝酸銀感光乳膠拍攝的,”阿斯裏爾勛爵說,“我想請大家再看另一張,是僅僅一分鐘後在同樣的地點拍攝的,這次采用的是一種新型的專用感光乳膠。”

他取出第一張幻燈片,把另一張放進圖片架。這一張光線更加暗淡,剛才的月光似乎被過濾掉了。地平線依然看得見,木屋黑色的輪廓和輕便的被雪覆蓋著的屋頂顯得非常突出,但是那些復雜的器材則藏在了黑暗之中。然而,那個男子卻完全變了:他全身沐浴在亮光之中,舉起來的手上正飛出一個個小小的顆粒,熠熠閃光。

“那個亮光是往上還是往下?”神父問道。

“往下,”阿斯裏爾勛爵說,“但並不是什麽亮光,而是塵埃。”

他說這個詞時的口氣讓萊拉覺得這個單詞的首字母是大寫的,似乎並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塵埃。院士們的反應證實了她的感覺,因為阿斯裏爾勛爵的話讓他們一下子安靜下來,然後便是陣陣懷疑的喘息聲。

“但是怎麽――”

“當然――”

“不可能――”

“先生們!”神父的聲音說道,“聽聽阿斯裏爾勛爵的解釋。”

“那是塵埃,”阿斯裏爾勛爵重復道,“它們之所以在底片上看起來像燈光,是因為這些塵埃的微粒對這種新型的專用感光劑產生了影響,這跟光子對硝酸銀感光劑產生影響是一樣的。我之所以這樣做,其中一個原因是要證明,首先我這次探險是去了北方的。正如各位所看到的那樣,這個人的輪廓清晰可辨。下面我想請大家看看他左側的那個輪廓。”

他指了指小一點的那個模糊的輪廓。

“我想這是那個人的精靈,”調查員說道。

“不是。當時,他的精靈是一條蛇,盤曲在他的脖子上。大家模模糊糊看見的那個輪廓是一個孩子。”

“是被切割(在本書中,切割一詞指的是把人和精靈分開)了的孩子――”有人開口說道,但立即又閉上了嘴,這說明他知道這樣的話是不該說出口的。

屋子裏安靜極了。

這時,阿斯裏爾勛爵平靜地說:“這是一個完整的孩子(意即他的精靈和他本人還是一體的,沒有被切割)。正是由於塵埃的特性,才出現了這種情況,是不是?”

有幾秒鐘的光景,大家誰都沒有說話。後來,神父的聲音響了起來。

“啊,”他開口說道――像是一個饑渴的人,痛飲之後放下杯子,長出了一口因剛才喝水而被屏住的呼吸,“那些塵埃……”

“――來自於天空,他被籠罩在看似亮光的這些塵埃之中。我離開這裏的時候,會把這張照片留在這裏,你們盡可以仔細地研究。我現在給大家看這張照片,是想演示一下這種新型感光劑的效果。下面,我給大家看另外一張照片。”

他換上另一張幻燈片,這一張也是在夜間拍攝的,但這一次卻沒有月光。前景部分是一小組帳篷,在低矮的地平線上,它們的輪廓顯得模糊不清。帳篷旁邊,雜亂地堆著一些木頭箱子和一個雪橇。但是這張照片最引人注意的是在空中:一道道帷幔一樣的亮光像窗簾一般地掛在天空,在數百英裏高的無形的掛鉤上纏繞著,打著彩結,又像是被難以想像的風吹動著,兩側在向外伸展。

“這是什麽?”副院長的聲音問道。

“這張照片上的是極光。”

“請原諒我的無知,”唱詩班的指揮用顫抖的聲音說道,“即使以前我知道什麽是極光,我也給忘了。是不是那種俗稱為北極光的東西?”

“是的,它有好幾個名字。它是由帶電粒子風暴和劇烈、極強的太陽射線組成的――它們單獨存在的時候,人們是看不見的,但當它們同大氣相互作用的時候,就形成了這樣明亮的光線。本來如果有時間的話,我會讓人給這張幻燈著上色的,讓各位看看它的色彩;大部分呈淡綠色和玫瑰色,像窗簾的那部分的下邊則是深紅色。這張是用普通感光劑拍攝的。下面請大家看一張使用特殊感光劑拍攝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