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甲蟲與蟬

以下內容引自《博物志》第十一卷第三十四章。

有一種昆蟲,其外側覆有一層鞘,對翅膀起保護作用。聖甲蟲正是這樣的昆蟲。這些昆蟲的翅膀薄且易折,不長針,但體形大的種類生有很長的角,角的頂端分岔,形成兩個鋸齒狀的觸角,這鋸齒狀觸角自由開合即可夾起物品。這些昆蟲被當作護身符,掛在孩童的脖子上。尼基蒂烏斯[1]將這類昆蟲稱為盧卡尼亞(意大利南部地區)之牛。除此之外還有其他種類的聖甲蟲,會一邊倒退行走,一邊用腿推動巨大的糞球。它們的幼蟲由卵孵化後便蟄伏在這糞球中,度過嚴冬。還有別的種類的聖甲蟲能一邊飛行,一邊發出嗡嗡的振翅聲,或是尖銳的鳴叫聲。也有的聖甲蟲會在夜裏持續鳴叫,並在暖爐或墻壁上鉆出許多小洞。朗普利德斯(希臘語中意為屁股發光)在夜裏,其腹部及屁股可發光,亮得像火。它們展開翅膀時便會發光,合上翅膀時則變暗。蟑螂則與之相反,它們在黑暗中吃食過活,避開光亮,有時在潮濕而溫暖的浴場等處繁殖。同一種類的大型金色聖甲蟲會在幹燥的地面掘土,建造巢穴。它們的巢穴形似小小的多孔海綿,其中貯存著有毒的蜜。色雷斯的奧林索斯[2]附近有一片小小的區域,只有這種昆蟲無法在當地生存。因此當地被人們稱作坎塔羅雷托羅斯(意為金龜殺手)。

提到聖甲蟲,我便想起古埃及人所崇拜的神聖黃金蟲[3](神聖金龜,即蜣螂[4]),不過普林尼在這裏指的是甲蟲,即鞘翅目的普通昆蟲。他在這一章節中滔滔不絕地列舉了七種聖甲蟲,我們逐一將其與日語中的昆蟲名對應起來吧。

首先,角很長且分成兩岔的大型聖甲蟲明顯是指鍬甲蟲。它被稱為盧卡尼亞之牛,一定是因為長而彎曲的角看似牛角。即使到現在,法語中的盧卡奴[5]也指的是鍬甲蟲。這種昆蟲在法語中還有另一個名字,叫作“飛翔的鹿”[6]。

接下來出現的“推動巨大的糞球”的聖甲蟲正是被古埃及人視作永恒生命之象征的蜣螂。關於這種昆蟲,我曾在拙作《幻想博物志》中略有描述,這裏便不再重復。

一邊飛行一邊發出嗡嗡振翅聲的聖甲蟲或許是鰓金龜[7]或雪隱金龜[8]的同類,在室內的家具或墻上打洞的聖甲蟲大約是日語中叫作報死蟲[9]的小甲蟲,由英語的Death-watch Beetle直譯而來。

屁股發光的蟲就是亞裏士多德在《動物史》中經常提到的土螢蟲。原本並沒有土螢蟲這一種類,只是將翅膀退化、無法飛行的雌性成蟲和發光的幼蟲俗稱為土螢蟲。拉丁語中叫作奇金德拉[10],這也有發光的蟲子的含義。十九世紀的小浪漫主義[11]詩人澤維爾·佛諾雷曾用“草叢中的鉆石”這般美麗的比喻來形容這種昆蟲。普林尼在《博物志》第十八卷第六十六章中也提到了土螢蟲,請見下文:

這一時期(寒冷的季節)㐀束後,就到了播種谷子和玉米的季節。在大麥成熟時播種即可。值得感謝的是,在大麥成熟、谷子和玉米的播種期將至之時,便會有征兆告知人們。這征兆來自夕陽西下時分,在田野中發光的奇金德拉。希臘人稱之為朗普利德斯,是一種散發星光的飛蟲,而當地的百姓則稱其為奇金德拉。對於大自然這令人難以置信的親切友好,我們必須心懷感恩。

緊接著屁股發光的蟲之後出現的蟑螂就無須多加說明了。最後那“大型金色聖甲蟲”到底是哪種甲蟲,有些難以判斷。法語譯本的譯注中寫道,這可能是鰓金龜的同類,但這位譯者似乎也不大有把握。奧林索斯位於希臘北部,是馬其頓的哈爾基季基半島的古代城市,附近竟有一片區域令這種甲蟲無法生存,這說法非常有趣。當地會產生具有殺蟲作用的有毒氣體嗎?普林尼未記述其理由,令人感到愈發神秘。

繼甲蟲之後,我來引用一些關於蟬的內容吧。同樣出自《博物志》第十一卷,是第三十二章的內容。

蟬有兩個種類。一種較小,是最先出現、最後死去的那種蟬。它們不會鳴叫。比它們稍晚一些羽化飛出的是另一種會唱歌的蟬,被稱為阿克塔斯(鳴叫的蟬)。體形較小的蟬叫作特提格尼翁(小蟬),體形較大的蟬時常鳴叫。不過這兩種蟬中,會叫的蟬凈是雄性,雌性則是沉默無聲的。東洋人食用蟬。據說連生活富裕的帕提亞人[12]也食用蟬。交配之前的雄性蟬好像特別美味,雌性則是在交配後,懷有白色的卵時味道最佳。蟬交配時,腹部與腹部相接。它們的背上生有一個極其尖銳的突起物,以此在地上掘出幼蟲的洞穴。蟬產下的幼蟲起初像蛆,不久成長一些之後,便被稱為特提格美托拉(蟬之母)。到了夏至,它們會在特定的夜晚破殼羽化,飛上天空。這些剛蛻皮的蟬既黑又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