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月陰歷三日(第4/5頁)

從這些地方來看,該地區似乎將禦白大人解讀為“啟示神”(譯注:見七十九注)之意。

據說即使是現在,在決定胎衣要埋在深山何處時,有些人仍會請示禦白神的旨意。

八十五

土淵村大字飯豐的今淵小三郎說,有時候禦白大人也被稱為“鉤佛”。

正月十六日的禦白大人遊樂之日,會進行占蔔,預知當年的吉兇好壞。請示神諭時,就和舔舔神的紙撚鉤一樣地旋轉禦白大人。透過指示的方向,可以預知許多事。

從前大人也會透過這些方法來得知神意,但現在主要只有小孩子在做。

在今淵家,前些日子的正月,眾人也才圍在暖爐矮桌旁玩得不亦樂乎。

八十六

舔舔神的紙撚鉤是日本各地廣為流傳的遊戲。每個地方玩法應該都大同小異,但在遠野地方,主要是用來揪出放屁的人是誰。

孩子們會圍坐成一圈,中央坐著一個人。此人將彎成鉤狀的茅草或胡枝子的莖夾在雙手中,一邊搓揉一邊念念有詞。當念完的時候,撚鉤前端所指示的人,就是放屁的人。不管有沒有說中,被指到的人都要負起放屁的責任。

當然只是遊戲。

念誦的詞句如下:

南無三無三(或臭死人了),

舔舔神之鉤,

是真實之鉤,

是誰放的屁?他放的屁。

快快指出放屁的人。

不過通常在念誦紙撚鉤遊戲的詞句之前,大概就知道放屁的人是誰了。即使不知道,也可以從神情舉止看出來。在中間主持儀式的孩子因為知道犯人是誰,會抓準時機操作撚鉤的方向,因此撚鉤的頭自然會指向對的人。

所以雖是遊戲,卻能占蔔出犯人。

八十一

這是附馬牛村竹原家老翁所述之事。

竹原家也有禦白大人,但這戶人家的禦白大人只知道吹毛求疵,卻沒什麽保佑。

簡而言之,有一堆禁忌。

一下說不能吃鹿肉、一下說不能吃獸肉,啰裏啰唆管很多。

因為太煩人了,有一次家人煮了一鍋禦白大人禁止食用的鹿肉,把禦白大人扔進滾滾沸騰的鍋裏罵道:

“臭家夥,過來吃鹿肉吧!”

結果禦白大人立刻從鍋裏跳出來,掉進了火爐裏。

家裏的人都嚇壞了,撿起神體供奉到佛壇上。

竹原家失火的時候,這個禦白大人也自己飛出屋外,沒被燒掉。所以這尊禦白大人現在還供在家裏——竹原老人說。

氣仙的上有住村的立花家也有禦白大人,這戶人家的神也很挑剔。

立花家有個禁忌,如果吃鹿肉會變歪嘴巴。

家人打破禁忌吃了鹿肉,果真成了個歪嘴人。

家裏的人大怒,說神居然敢這樣對人胡來,簡直荒唐,再也不祭祀它了,把神體扔進了河裏。然而禦白大人沒有漂走,反而逆流流了上來。立花家的人見狀驚恐不已,撈起神體帶回家,再次祭祀,並誠懇地膜拜謝罪。

但據說歪掉的嘴巴還是沒有恢復原狀。

八十二

禦白大人禁止人們吃鹿肉的例子不少。

一個住在海邊大槌町的人,家裏也有禦白神,他吃了鹿肉,成了歪嘴。他大為困擾,求助於齋子,才知道作祟的不只是自家的禦白神,連遠野的禦白神也在作祟他。因此那人甚至跑到山口的大同去祭拜。據說佐佐木喜善的母親就看到過那個人。

栃內一個姓留場的男人四十多歲,靠販馬維生。

他家也祭祀著禦白大人,但有人聽到他神氣地宣稱:

“我吃了一大堆鹿肉,嘴巴還是好端端的。”

換句話說,禁忌本身還是有的。

相反地,聽說火石一個姓高室的人吃了鹿肉,結果發瘋了。高室家也有祭祀禦白大人,所以應該有禁忌。他後來也是求助於齋子,請齋子代他虔誠地敬拜,據說後來就獲得原諒了。

五十七

鱒澤村一戶姓笠之通的人家祭祀著權現大人。

權現大人是每個神樂舞團各別祭祀、形似獅子頭的木雕像。

小正月(譯注:即陰歷正月十五)的夜晚,該戶人家會請來村子的年輕人表演神樂。

每次這個權現大人都會失控,想要離開受祀的壇位跟著一起舞蹈,無法制止。每回表演神樂,權現大人都會跑來大廳,瘋狂舞動。

年輕人都束手無策。

因此有時也會先把這尊權現大人請入土倉庫,確定關好門,然後再表演神樂。

五十八

附馬牛的驛站有一座新山神社。

明治維新前後,有一次新山神社的祭典之日,有來自遠野八幡大人的神樂舞團一行人前來,獻上神樂。

當晚,八幡的權現大人寄宿在附馬牛一戶姓山本的人家。山本家也是村裏表演神樂舞的人家,因此內廳的凹間安置著該戶人家的權現大人。於是遠野的八幡神樂團將他們的權現大人安置在旁邊,令其安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