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待月陰歷十七(第2/6頁)

“我已經成了蛇身。所以就算是自己的親骨肉,看到人就會想吃。萬一吃掉自己的孩子,就後悔莫及了,而且我再也回不去了,所以別再把孩子帶來了。”

抱嬰兒去的人怕了起來,逃了回去。

從此以後,孩子也不再思念母親了。

從這天算起二十天後。

降下大雨,狂風大作,發生了洪災。

上鲇貝家也未能幸免,水流過主屋和小屋之間,就像條河川。

蛇身的阿仙乘著那水,從山上下來,流入小友川。隨著濁流順河而下的大蛇來到冰口淵時,變回了原本的女人模樣。但也只有短短的一瞬間,阿仙的身影一下子就沉沒到水底了。

從此以後,那座水潭就被稱作阿仙淵。

阿仙待過的山,被取名為蛇洞。

據說蛇洞現在還留有那次洪水形成的小沼澤。

那麽應該也不是多古老的事,住在同村的松田新五郎說。

二十五

松崎村小字登戶的水潭附近,有一戶姓裏屋的人家。

緊挨這戶人家前方,有一條猿石川。家近河川雖然方便,但這距離實在太近了。而且也許是地形的緣故,水位只要稍微升高,屋子立刻就會淹水。裏屋家的人都為此苦惱不已。

飽受水害之苦的主人,有一天到河邊祝禱說:

“河川大王,河川大王,如果你讓這條河繞到別的地方去,我就把我的獨生女嫁給你。”

結果。

隔天早上醒來一看,河川不見了。

四下張望,可以看到猿石川就在遠方。一夜之間,河川改道了。那條可恨的河遠離家門口了。

主人欣喜不已。然而他的欣喜,也在一瞬之間煙消霧散。

因為他想起了自己說要把女兒嫁給河川大王的諾言。由於沒料到會一語成讖,主人心痛極了。雖然不知道河川大王是何方神聖,但對方的力量甚至足以改變河道。這約定是非守不可的了。主人煩惱不已,絞盡腦汁。

最後他心生一計。

那天。

主人等待下女到河邊洗衣。

洗衣是在水潭進行。下女毫不設防,就像平常一樣下去水潭開始洗衣。

主人悄悄逼近她的背後,冷不防將她推入水潭。也許他想要用下女來代替女兒,或是以活人獻祭,希望河川大王就此放過。

下女沉入水中,但又浮了上來,站在水潭正中央,表情猙獰地罵道:

“我詛咒你!我詛咒你、詛咒男人!等著瞧吧,此後你家再也沒男丁!”

然後就這樣沒入深淵。

從此以後。

這戶人家即使生了男孩,也絕對活不過二十歲。

這是伊藤直接從裏屋家的人那裏聽來的。

二十六

松崎村的橋場一帶,住了一個人叫德彌,靠販馬為生。

某天發生大洪水,河川泛濫,大水一路灌到他在登戶的家來。德彌心想這樣下去太危險,便去到外頭懇求說:

“河川大王,河川大王,我把女兒獻給您,請讓河水避開我家吧。”

結果大水一下子就繞過德彌家,流往別的方向去了。

雖然千鈞一發撿回一命,德彌卻懊悔不已。因為他只是情急之下隨口說說,完全沒有要把愛女交出去的意思。把女兒獻給河川大王,等於是殺掉女兒。

德彌苦思該如何是好,正在盤算計策,這時兩名女乞丐前來乞討。似乎是一對母女。

德彌問起女兒年紀,說是十八歲,跟德彌的女兒同年。

德彌想到可以拿她當替身獻祭。

這時德彌說出事情始末,低頭懇求兩人。不知是同情德彌,還是厭倦如浮萍般漂泊的日子了,母女答應了德彌的請求。

德彌很開心,當晚召集了許多村人,大開宴席。觸怒河川大王,對村子來說也是攸關生死的問題,因此全村盛情招待那對母女。

隔天。

母女在村人送行下,前往叫作藥研淵的水潭。

母親先入水,然後從水裏伸手拉女兒的手。

但女兒遲遲沒有沉下水。應是盡管答應了,但還是眷戀人世吧。

然而最後女兒還是沉入水底深處,不見蹤影了。

河川大王沒有生氣,但乞丐的女兒一直作祟,直到後世。

德彌家生下來的女兒,沒有一個活過十八歲的。

三十五

從遠野的城鎮前往花卷的愛宕山山腳,有一座祠堂叫卯子酉神。

這座祠堂旁邊的小池塘,池畔生長著單葉的蘆葦。

這座池塘在過去是個大水潭,也住著水潭之王。水潭之王偶爾會在虔誠信仰的人面前現身。

據說只要向水潭之王祈求,就能不可思議地締結男女良緣。

二十一

金澤村小字長谷,是與土淵村小字栃內的琴畑背對背的聚落。

長谷有戶人家叫曲栃。

那戶人家後方有一座叫瀧明神的祠堂,境內有棵大七葉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