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和氏璧(第2/10頁)

他當時是怎麽回答的呢?是了,那時候他經常回答這個問題。他定了定神,緩緩道:“殿下會成為一個很好的皇帝,雖然不會有始皇帝那麽偉大,但一定會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秦二世。在汝之後,還會有三世、四世乃至萬世……”

是的,那時候,所有人都這麽認為,連認為自己一定會長生不老的始皇帝都對扶蘇很滿意,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覺得扶蘇的個性有些優柔寡斷。

他知道,扶蘇並不是優柔寡斷,而是政治理念和秦始皇有著不可調和的矛盾。始皇帝信奉法家,而扶蘇則對這種專制的治國理念並不苟同,更喜歡儒學思想,這都是源於仆射淳於越大儒的教導。其實這種思想非常適合大亂之後的大治,如果扶蘇能夠順利登基,那麽大秦帝國定會綿延萬世。

可是他知道,在這個冬天,待始皇帝回到鹹陽宮之後的一次酒會上,淳於越對於始皇帝推行的郡縣制不以為然,建議遵循周禮實行分封制的這個提議,遭到了李斯的駁斥和始皇帝的不滿,直接導致了淳於越的罷黜。扶蘇因為強烈反對這件事而上書,便被始皇帝派到了上郡去做蒙恬大軍的建軍。

後是認為,這便是扶蘇這一生的轉折點。如果不是過早離開了政治中心,胡亥也不會僅憑李斯和趙高的支持便能登上皇位。

“畢之……其實有時候,吾真的很羨慕亥兒。”俊美的青年把玩著手中的和氏璧,心思卻已經飛到了千裏之外。

他抱著溫熱的暖爐,微微勾起唇角,淡淡地笑道:“陛下帶著他出巡,是怕他給殿下您添麻煩。”別以為始皇帝是純粹地溺愛小兒子,胡亥那麽不安分的人,若是留在鹹陽,肯定會將鹹陽折騰得天翻地覆。

青年並未說話,只是唇邊溢出一絲苦笑,目光依舊流連在手中的和氏璧中。

他便不在勸說,其實這些事誰都明白。一個帝國的繼承人,和一個溺愛的小兒子,對待兩個的態度自然會不同。他想著那龍椅上的始皇帝,許久許久之後,才不由得嘆氣道:“皇帝是站在所有人頂端的存在,沒有人可以陪伴,所以才是孤家寡人……”

青年聞言一震,臉上的表情變得苦澀起來,隨即轉換了話題道:“畢之,知道這塊傳國玉璽的來歷嗎?”

他收拾了一下心情,即使知道這是在兩千多年前已經發生過的事情,他也無比珍惜,不敢用任何敷衍的態度來對待。是了,當年他應該是這麽回答的。“《韓非子·和氏》中記載,卞和得玉於荊山,獻於歷王,謬為誆者,刖其左足,後獻武王,刖其右足,楚文王立,卞和抱玉泣於市,繼之以血,或問者,答曰:非為身殘,實為玉羞。文王聞之,使人刨之,得美玉瑩然。因名和氏璧。封卞和零陽侯,和辭而不就。”

一大段古文毫不費力地從口中敘述而出,他微微一訝後不禁悵然,這果然是他的回憶夢境,已經是兩千多年前發生過的事情了。

無法改變,也無力改變。

俊美青年的臉上浮起思索的神情,半晌才道:“畢之,那卞和為何會如此執拗?寧可瘸了兩條腿,都一定要先給楚王此玉呢?”

當時他究竟是怎麽回答的,他都已經忘記了,不過他聽到他自己的聲音毫不猶豫地說道:“韓大家以卞和獻玉這個故事,暗喻自己的政治主張不能為國君所采納,反而遭受排擠的遭遇。當然,更深一層的寓意,就是玉匠應識玉辨玉,國君要知人善用。而提出新的學說的獻寶者,要做出為此犧牲的準備。當年韓大家被皇帝另眼相看,這個故事起了很大的作用。”

俊美青年別過頭,朝他淺笑道:“畢之好像並不是很喜歡這塊和氏璧,吾從未見過汝碰過一次,記得有次讓汝隨手遞一下都不是很願意。亥兒可是對這塊和氏璧愛不釋手呢!”

他的嘴角揚起嘲諷的弧度,哂然一笑道:“廣施仁政才是立國之本,民心所向才是安邦之道,得到一方寶玉,便能當皇帝?這塊和氏璧原屬於楚國,後來又流落到趙國,可是最終現在在這裏。”在他看來,美輪美奐的寶玉,不過是雄圖霸業上的錦上添花罷了。他說吧擡起頭,忽然捕捉到青年眼中的異樣神色,不禁有些微愣。

當年的他,有發覺這一閃而過的古怪嗎?

“畢之言之有理。”俊美的青年恢復了溫和的表情,把手中的和氏璧沾上印泥,虔誠地把上面的印鑒印在了即將發布的政令之下,然後滿意一笑道:“畢之,其實韓大家的那則故事中,還有一個啟示。”

“哦?”他雖然是用疑問的口氣,卻已經想起來扶蘇下句話要說的是什麽。這句話,令他魂牽夢繞了兩千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