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山脈 At the Mountains of Madness(第5/42頁)

你們應該還記得,萊克小分隊一直在西進過程中用機上的短波無線設備傳回電報;我們的南方營地和位於麥克默多灣的“阿卡姆號”上的設備可以同時捕獲信號,後者再用五十英裏長波設備將電報發往外界。萊克小分隊於1月22日下午4時發回第一封電報;我們在兩小時後收到,萊克說他們在離我們三百英裏的地點降落,進行了一次小規模融冰鉆探。六小時後,我們收到第二封電報,萊克在電報中興奮地說道,他們正忙著鉆孔下沉井筒;收集到的板巖碎片中,也發現了那些讓他大惑不解的奇怪記號。

三小時後,萊克在發回的電報中說,他們冒著刺骨寒冷的大風再次起飛;我發電報告訴他說反對進一步的冒險行動,萊克只是草草回復說,為了新的樣本發現,任何冒險都是值得的。我眼看他興奮到幾乎發狂卻無能為力,他這是在拿我們整個考察隊去賭;那裏滿眼雪白,神秘莫測,暴風雪頻發,可能一直延伸到瑪麗皇後地和諾克斯地,足足有一千五百英裏,而想到他就在那裏,就在那裏往地下越鉆越深,越鉆越深,有怎樣的危險和邪惡在黑暗中默默潛伏著啊,這讓我更加心神不寧。

大約一個半小時後,萊克在飛行中又發回一封電報,字裏行間透出的興奮之情無以復加,這幾乎瞬間將我的不安一掃而光,要是之前和他同行該多好。

“晚上10點5分。飛行中。暴風雪過後,前方出現迄今為止見過的最高山脈。算上高原海拔,應該與喜馬拉雅山高度持平。位置在南緯76度15分、東經113度10分。左右延伸至遠方。可能存在冒著濃煙的火山口。所有山頂呈黑色,無積雪。颶風,無法靠近。”

之後,帕波第、其他人和我都凝神屏息地守在無線電報設備前。七百英裏外的龐然山脈激起了我們心中的探索熱情,大家非常高興,我們考察隊,盡管不是我們本人,正是這最高山脈的發現者!半小時後,萊克再次傳回電報。

“莫爾頓的飛機迫降在山麓高原之上,無人受傷,飛機或可修復。以後如有必要,會轉移至另外三架飛機返回或繼續飛行,現在無需負重飛行。山脈高到無法想象。除去所有輜重,我將搭乘卡羅爾的飛機進一步上山觀測。最高峰肯定超過三萬五千英尺,就連珠穆朗瑪峰也完全沒有可比性。卡羅爾和我操縱飛機升空時,埃爾伍德用經緯儀計算山峰高度。之前對這些山峰的推測可能有誤,地質構造上似乎存在分層現象。可能是前寒武紀地層,同時混有其他時期地層。山峰輪廓古怪——峰頂可見規則立方體輪廓。南極低垂的太陽發出金紅色的耀眼光線,一切看起來盛大壯觀極了,宛如睡夢中的神秘之地或是通往秘境的禁忌之門。此刻真希望你和我在一起。”

盡管都已經到了休息時間,守在無線電報設備前的聽眾沒有一個想要離開。想必麥克默多灣的物資貯存營地和“阿卡姆號”在收到電報後也是差不多的反應;道格拉斯船長祝賀大家這一重大發現,物資貯存營地的謝爾曼也發報表示祝賀。當然我們對損失飛機表示遺憾,並希望飛機能順利修復。晚上11點,萊克發回另一封電報。

“和卡羅爾飛越山麓處那些最高山峰。目前天氣下不敢嘗試真正的主山脈最高峰,可能之後有機會再試。在目前海拔高度再向上攀爬十分吃力,但是值得一試。山脈極其高大,擋住視野,看不到山後景象。主峰高度超過喜馬拉雅山,而且十分古怪。山脈似乎是前寒武紀時期板巖,還有不少其他時期的拱起地層。不是火山作用形成的。兩側延伸,視野不能及。兩萬一千英尺以上無積雪。最高山峰的山坡上構造十分奇怪。四面垂直的巨大扁方塊結構,低矮的長方形石塊組成的城墻,仿似羅瑞克畫中懸崖峭壁上依勢而立的古代亞洲城堡,遠看極為震撼。再飛近一些,卡羅爾覺得那些可能是由更小的石塊構成的,但也可能是風化造成的。石塊邊緣大多破損,棱角全無,大概歷經了數百萬年風雪侵蝕氣候變遷才變成今天這般模樣。有些部分,特別是靠上的部分,石塊顏色明顯比裸露的山坡顏色要淺,所以原來可能是透明的。近處飛行時還發現了很多洞口,有些洞口十分規則,呈方形或半圓形。你一定要來實地看一看。我好像在一座山峰的峰頂看到了一段城墻。高度大概在三萬英尺到三萬五千英尺。我們飛行在兩萬一千五百英尺的高空,徹骨的寒冷。風呼嘯而過那些洞口,發出風哨聲和笛聲。目前為止飛行還算安全。”

僅半個小時後,萊克又發回了一連串電報,並表示想要徒步攀登那些高峰。我回復他說,如果他能派回一架飛機,我將立即和他一同前往。帕波第和我還需要重新調整燃油方案——既然這次考察路線出現了變化,那麽相應的燃油補給地點和方式也得調整。很顯然,萊克如果在那些山腳下搭建新的營地,無論是鉆探實驗還是空中觀測飛行都需要大量的燃油;至少在這個夏季再向東飛行是不可能的了。因此我聯系了道格拉斯船長,讓他盡可能多地從船上卸下汽油,並乘坐我們早先留在那裏的雪橇,給我們送到冰架上來。從萊克所在位置到麥克默多灣,也需要規劃一條新的最短飛行路線,好穿越那片廣闊的未知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