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山脈 At the Mountains of Madness(第6/42頁)

萊克後來回復說,他決定將營地搭建在莫爾頓山飛機迫降的地方,飛機修復工作也已經著手展開了。冰層很薄,到處可見裸露出的黑色地表,他打算做幾次鉆探爆破後,再乘坐雪橇勘查或攀登探險。他提及所見的整個場面是那麽壯觀,巍峨的群峰,就像在世界盡頭築起的一排排高墻,直插天際,他的心情激烈復雜,難以言表。埃爾伍德的經緯儀測出最高的五座山峰高度從三萬英尺到三萬四千英尺不等。地形上顯露出明顯的風蝕現象,這讓萊克很緊張,因為這說明這裏出現的狂風,比我們以往遇到的任何大風都要猛烈得多。營地離山麓地區較高山峰五英裏多一點。我幾乎察覺出他字裏行間隱隱透出的不安和警惕——即使中間隔了七百英裏的冰雪荒原——他催促我們加快速度,好和他會合,盡早將那片新發現的奇怪區域勘探完畢。經過一天漫長艱辛的快速勘查,又取得了不小的成果,他現在應該準備休息了。

第二天早上,我、萊克和道格拉斯船長分別在相距甚遠的三個營地,一同開了無線電會議;並決定由萊克派回一架飛機接上帕波第,另外五個人和我帶上盡可能多的燃油,前去和他會合。剩下的燃油問題,再根據我們制定的向東轉移計劃,晚些時候再討論也不遲;萊克那裏已經有足夠的燃料可供近期營地取暖和鉆探工作。南方營地肯定需要再進行燃料補給;但是如果我們推遲向東轉移計劃,要到下個夏季來臨時才用得上。而且萊克還需要派一架飛機勘查好他山下營地和麥克默多灣之間的飛行路線。

帕波第和我打算短時關閉,要是有必要的話,長久關閉我們所在的營地。如果我們真的要在南極過冬的話,那很可能就直接從萊克那裏的營地飛到“阿卡姆號”,不需要再中間返回我們這裏的營地。一些錐形帳篷已經用厚實的雪塊加固過,但是我們決定仿照愛斯基摩村落一樣把帳篷弄得更牢靠些。萊克那裏有充足的帳篷,即使加上我們這撥人也夠用。我發電報告訴萊克,帕波第和我再幹一天後休息一晚就可以向西北進發。

那天下午4點過後,我們就沒怎麽好好幹活了,因為萊克發來了最離奇誇張,當然也是讓他興奮到難以抑制的信息。剛開始進展並不順利;空中飛行時,在那些近乎裸露在外的巖石中並未發現他想要的太古代原始地層跡象,可明明不遠處那些巍峨聳立的山頂上就出現了大量這類地層結構。空中看到那些巖石顯然是侏羅紀和早白堊紀科曼齊系砂巖或二疊紀和三疊紀的片巖,很多巖石裸露在外的部分可見明顯光澤,應該含有堅硬的板巖煤。這無疑讓萊克十分失望,因為他一直想要發掘出五億年前的化石標本。顯然,他如果想再次發掘出那些帶有奇怪三角形記號的太古代板巖,那必然得乘坐雪橇從他所在的山麓地區前往遠處那些巍峨陡峭的主體山峰。

不管怎樣,他決定在山麓那裏再做些常規鉆探;他安排五個人豎井鉆探,剩余的人負責搭建營地和修理飛機。附近的一塊質地柔軟的巖石——離營地四分之一英裏的一塊砂巖——成為第一個取樣點;鉆探十分順利,幾乎沒用輔助爆破。過了三個小時,在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大爆破後,他們聽到鉆探那邊傳來人群的叫喊聲;年輕的格德尼——鉆探那邊的領頭——飛奔回營地,帶回了令人驚喜的消息。

他們鉆到了一處洞穴。剛開始鉆到的砂巖下方出現了科曼齊系石灰巖脈,中間含有大量化石,有頭足類動物、珊瑚、刺海膽、石燕貝目生物,偶有矽化的海綿和海洋脊椎動物骨骼——可能是硬骨魚、鯊魚、硬鱗魚骨骼。這些發現本身就具有重要意義,這是他們西進以來首次發現的脊椎類動物化石;但是當鉆頭繼續往下鉆穿過石灰巖層後,似乎到達了一個空心地帶,鉆探成員更加期待,更加興奮。一次規模較大的爆破後,揭開了這裏深藏地底的秘密;五尺寬、三尺厚,參差不齊的裂口出現在眼前,中間是石灰巖空心,恐怕大約是在五千萬年前,南極那時仍是熱帶氣候,地下水不斷侵蝕形成的。

空心洞穴只有七八英尺深,但是向各個方向延伸開來,裏面氣流微微流動,說明這裏必然存在一個更為龐大的地下空間。洞穴頂部向下生長的鐘乳石和地面向上生長的石筍密密麻麻,一些鐘乳石和石筍經過長年累月的生長,已經連在一起形成石柱;但是最重要的是,地面上發現大量的貝殼與骨骼,有些地方的通道都幾乎被堵住。高大的蕨類植物和真菌遍布的中生代叢林,以及蘇鐵、棕櫚和原始被子植物茂盛生長的第三紀森林沖積形成了這裏成堆的遺骸,包括白堊紀和始新世很多代表性的化石和其他時期化石,相信古生物學家們不花個一年半載是難以徹底清點歸類明白的。軟體動物、甲殼類動物、魚類、兩棲動物、爬行動物、鳥類及早期哺乳動物——大的、小的、已知的、未知的。怪不得格德尼大喊著飛奔回營地,也怪不得大家都放下手頭上的工作,冒著刺骨寒風奔向井架,因為那裏正通向地球的內部,一個已經消逝的久遠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