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89章 聽我一番話,勝讀十年書(中)(第2/3頁)

“白帝城托孤”這段故事裏的三個主角,隆科多自比諸葛亮,康熙對應著劉備,那雍正豈不是成了……

雍正不發狂,也沒天理了。

可惜,盡管雍正下定決心在全國禁止《三國演義》的影響力,可滿州貴族們腦海中的三國卻始終消退不了。偽乾隆年間,有位禦前得寵的侍衛被升職,派到荊州去任職。親朋好友都來賀喜,那位侍衛卻是嚎啕大哭。說荊州那地方,關老爺都守不住,我去不是送死嗎。

對《三國演義》的癡迷和推崇,幾乎貫穿整個偽清,到了最後,這書中的謀略再好,故事再棒,在列強的洋槍大炮之下終是徹底無用。

當然,現在良臣肯定,《三國演義》絕對是建州奉為寶典般的存在,所以,他要好好誇誇這本書,不過重點還是要如春風般蕩漾大貝勒禇英的心。

果然,最後一句讓禇英大為受用,臉色稍緩,點頭道:“是了,當年龔師傅教我阿瑪讀這書,也是這麽說的。”

“嗯?……哪位龔師傅?”良臣神情古怪,世上還有如他這般信口胡言之輩不成?

禇英隨口道:“龔師傅也是你們漢人,他叫龔正陸,是我阿瑪的老師。”

龔正陸?

良臣在腦海中搜索了這個人名,想了半天終於記起這龔正陸是何人了。

如果說範文程、寧完我之輩是後金崛起過程中不可缺少的文人謀士,那龔正陸就是後金的開山祖師了。前者,對於辮子們而言,不過是錦上添花的存在。後者,則是雪中送炭。

沒有龔正陸,或許就沒有建州,也沒有奴爾哈赤。

這個人,一手將建州壯大,從而給他的父母之邦帶去了難以挽回的災難。

如果良臣沒記錯,這龔正陸是江浙一帶人,此人不是一個很純正的讀書人,也就是說,他很可能在讀孔孟之書,做八股文章的同時,還涉獵了兵書戰策、陰陽歷法等書籍。

明朝末期,讀書人中有一種奇怪的現象:一些讀書人,在窗下寒燈苦讀,磨穿鐵硯,鉆研八股文的同時,竟然利用課余時間,研習起兵書來,結果出了不少赫赫有名的用兵大家。如孫承宗、熊廷弼、洪承疇、盧象升、楊嗣昌、孫傳庭等人。

龔正陸運氣顯然沒有那幾位史書有名的大佬好,他科舉之路不順,沒能考上功名,於是改行做了商人,東西南北,到處漂泊,生意做得也不是很好,卻大長了閱歷,士農工商三教九流,讓他說起來頭頭是道。

不過龔正陸在中原車馬奔波,可生意一直不景氣,一咬牙,闖起關東來,把遼東的馬、人參和貂皮運往江浙,又把江浙布匹絲綢運往遼東,生意慢慢有了起色。

但遼東有商機,同時,也有危險。

女真人一看,這個漢人在我們這兒大發了,過去破衣爛衫,現在竟貂皮綢緞,讓人好不眼紅,就搶了龔正陸在遼東的分店,而且把他也扣押下來。這個扣押他的部落首領,就是奴爾哈赤的外祖父王杲。

人被扣了,沒地跑,龔正陸無奈只有給王杲管賬、記事,也幫著出主意,成了類似參謀一職的角色。後來王杲叛明被殺,龔正陸逃了出來,又一次流落建州。奴爾哈赤剛起兵,缺一個寫寫算算的人,就想到了外祖父身邊的龔正陸。於是派人去找,就這樣,龔正陸來到了奴爾哈赤身邊,成了奴爾哈赤的參謀兼啟蒙老師。

事實上,對於奴爾哈赤的興起,龔正陸起著決定性作用,包括軍事、外交和政治。

軍事上,龔正陸直接做了奴爾哈赤的啟蒙老師,也就是說,他是奴爾哈赤的軍事教官。

不過龔正陸本人從來沒有過實戰經驗,他唯一得到的關於戰爭的見解就是從《三國演義》和《水滸傳》上得來。

於是,他把這兩本書推薦給了學生奴爾哈赤,並且把自己從這兩本書上得來的有關戰爭的見識和謀略都灌輸給奴爾哈赤。可以說,他是一個字一個字的將這兩本書解讀給奴爾哈赤聽。最終,在他的鼎力扶持和奴爾哈赤自身的發揮下,建州一步步開始崛起。

外交上,龔正陸給奴爾哈赤制定了兩個外交策略,一是遠交近攻,二是對明朝示弱和臣服。這兩個外交策略也是漢人最擅用的謀略。

在遠交近攻的指導下,奴爾哈赤先後平定哲陳部,滅完顏部,克北佳城,收服鴨綠江部、米舍裏部,無一不是如此。有時,為了達到這種目的,不惜采用聯姻的方法,如為了打擊左近部落,奴爾哈赤曾五次與烏拉部聯姻,奴爾哈赤娶烏拉部首領布占泰侄女為妻,並將自己女兒嫁與布占泰為妻。奴爾哈赤之弟舒爾哈齊娶布占泰之妹為妻,又將自己兩個女兒嫁與布占泰為妻。這種方法,使得奴爾哈赤最終從十三部的圍困中打開缺口,各個擊破,一統建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