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89章 聽我一番話,勝讀十年書(中)(第3/3頁)

對明朝臣服和示弱更是給了奴爾哈赤壯大的機會。政治上,龔正陸幫助奴爾哈赤興建黑圖阿拉城,以為建州都城,凝取建州人心。

只是,龔正陸在歷史上卻沒有留下名字,他就如同在歷史上蒸發了一樣,只有朝鮮人的史料和明人的筆記中有記載。

後世關於他的失蹤有三種說法,一是老死,二是投明,三是被殺。

老死之說,良臣認為不可能。因為,以龔正陸對建州的功勞與地位,正常老死,偽清的史書上不可能沒有他的傳記。但事實上偽清官書對他就沒有任何記載,這也是偽清的慣例,凡重要人物因叛逆被誅,官書甚至宗譜將除名不載,清朝阿敦敏、李延庚就是例子。

投明之說也不可信,如果投明,這是一件不小的事,可明朝這邊對此卻無一字記載。那麽只有被殺可信,但是被何人所殺,又為何被殺呢。

“那龔師傅可在城中?”

良臣裝作隨口漫不經心一問,心中卻打著鼓,因為他不知道這個一手教導出奴爾哈赤的大佬是否尚在人世。如果還活著,他的算盤恐怕就不能打響了。至少,有這麽一個睿智的人物在幫奴爾哈赤參謀,他魏小千歲想在建州搞風搞雨,得先掂量掂量自己的斤兩。

任何時候,都不能小看古人,尤其是那些以謀士面目出現的大佬們。

須知道,前人後人都是人,他們的區別只在於身處的時代不同。而本質上,不管是前人還是後人,凡是能夠在史書上留下自己身影的,都是人中翹楚,絕不能輕視。哪怕你腦中裝滿幾百年的知識,在沒有硬件輔助的情況下,在不可能將你那些先進東西弄出來的前提下,你和你的對手差距不過是多活了幾百年而矣。

本質上,兩世為人的魏良臣其實就是個人妖,比這個朝代的人多活了幾百年的人妖而矣。

好在,禇英的回答讓魏良臣松了口氣,龔正陸已死,八年前就去世了。對於龔正陸的死因,禇英含糊其辭,良臣也不便追著不放。不管龔正陸是怎麽死的,只要死了就好。

禇英真是不想再和魏良臣多說什麽了,他已經說的夠多,恐怕這會已經有人在父汗那裏編排自己了。

“大貝勒看到哪裏了?”良臣可不能放禇英走,他還沒有和對方一起好好品讀《三國演義》呢。

龔正陸能當老子的老師,他魏良臣也想當兒子的老師啊。

“唔,我剛翻了幾頁,沒看多少。”被人死纏著的滋味真是不好受,禇英敷衍了幾句,臉色卻紅了一紅,事實上他連幾頁都沒看下來,他只是翻看了幾幅插圖而矣。

“噢,無妨,反正我也閑著,大貝勒不若隨我找個安靜所在,一起細品如何?”良臣死皮白臉。

“這……”

禇英煩燥不安,忍不防魏良臣卻從他手中奪過那本《三國演義》,然後拍了拍封皮,很是玄虛道:“大貝勒可知,這本書在別人眼裏乃是謀略,攻城掠地,奇謀妙計,可在我眼裏這些都是細枝末節,這本書的精華之處在於嫡庶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