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49章 深受百姓愛戴的好官!(第2/2頁)

當下之明朝乃世界最強大帝國,而自有歷史以來,中國人對於西洋人就從來都是高高在上,以俯視的目光看待這些白皮膚、藍眼睛的異域之人的。

某段時期,甚至都不拿這些西洋人當人看。

如唐朝末年,黃巢起義軍在廣州將十幾萬胡商投入石碾,磨成了軍糧。

在這種強大的民族自信心面前,又豈會發生魏公公所以為的“跪舔”現象。

李之藻喊出先救西洋人,並非對洋人有奴性,而是和他一直與西洋人接觸,並且洗禮加入天主教有關。

在這位天主教徒、太仆寺少卿的眼中,西洋人雖非中國之人,但既然不遠萬裏來到了中國,朝廷就當對他們表示極大的善意,使其感知中國之仁義,感知中國之博大,之美好。

是謂,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那麽遠方的朋友在大明,肯定是不能出事的。

所以在事故發生後,他才會喊出先救西洋人的話來。

很自然的喊出,雖然被人駁斥後意識到不妥,但並不認為是不對。

也許,在這位少卿看來,異國之人可憐到生命也比本國的普通百姓要珍貴吧。

經過官兵的奮力營救,最終,落水的二十多人除一人沒能得救外,其余都盡數救了上來。

救援過程中,其實也沒有分什麽本國先,洋人後,因為視線原因及落水之人都在水中,根本不可能一一分辨,再決定先救還是後救。

魏公公命人給他們找來幹衣服,又就地生了幾處火堆,供他們驅除寒意。

王體乾這時才上前輕聲示意小魏那邊還有個太仆寺少卿。

“小案首得去打個招呼,先前怕是得罪人家了。”

“招呼可以打,罪是沒有的。不瞞王公,咱這輩子最見不得對外人要比對自己人還好。”

看在老王的面上,魏公公準備過去見見李之藻,這位是惹他不快,但也不是沒有可取之處的。

在當下之中國,李之藻也算是少數學通中西的人材了。

不過,正要過去時,卻見一個裹著袍子,微微有些發抖的傳教士來到他的面前,躬下身子,無比激動,說道:“尊貴的大明官員,我從我的祖國來到東方,經歷了數十個國家,但卻從未見到一個官員如您這般無比關愛著自己的子民!……我想,您一定是這裏最受人民愛戴的官員!謝謝您及您的部下救了我們,上帝保佑你,阿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