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 放風箏,玩死你。(第4/6頁)

其中第一大類是用於超遠程打擊的散彈。這種炮彈類似集束炸彈,在一個母彈藥內裝填大約三百枚子彈藥,然後在空中引爆形成一個散布區,這樣炮彈的命中概率就會大幅度提升。當然,缺點很明顯。小彈藥威力太小,對某些破糙肉厚的戰列艦無能為力。之前就曾在一次小規模摩擦中發生過類似事件,當時一艘英國籍的戰列艦被十七發散彈型炮彈命中,船身中彈三千余次,整艘戰艦從頭到尾幾乎找不到好地方,所有能看見的地方都是大大小小的凹坑和熏黑的痕跡,但實際上這艘船的航行和戰鬥能力一點都沒有受到影響,感覺戰艦就好像是被暴雨襲擊過後的沙灘一樣,上面全是坑,但其實基本沒啥事。由此可見散彈對付大型目標基本沒戲。

第二大類彈藥就是常規彈藥。這種彈藥內部裝的就是爆炸物,但是其實也分成很多型號,一般都是化學制品,威力適中,是最主要的戰鬥用彈藥。

第三大類彈藥被稱為決戰用彈藥,這種彈藥比一般的炮彈要長一小截,彈頭部分裝有一只冤魂,通過一個特殊的魔法陣連接彈藥尾部的幾個特殊魔法陣。這一結構可以讓這個冤魂像駕駛員一樣操縱炮彈進行空中機動,並最終準確命中目標。該類炮彈的命中率在射程內一般就是百分之百,除非被意外攔截,否則的話幾乎不會打偏,畢竟這玩意等於是有人駕駛的。當然,因為彈藥本身依然是倚靠慣性進行無動力飛行,所以雖然可以轉彎,但實際上偏轉角度不會太大。不過我們開炮的時候當然是瞄準了才會發射,所以那個冤魂要做的就是糾正一下因為對方移動以及風阻和我們瞄準誤差造成的偏差而已。

這類炮彈中的冤魂都是特別訓練的,平常不會進駐炮彈,在發射前才會讓他們進去,等炮彈爆炸了他們還可以自己跑回來。當然,能在爆炸中幸存不是因為它們是亡魂不怕物理攻擊,而是因為他們用來操作炮彈的魔法陣實際上帶著短距離傳送能力,可以在最後撞擊前將他們送回船上。

因為這類炮彈造價高昂,而且命中精度幾乎等於是百分之百,所以這種炮彈一般都是裝的液化魔晶蒸汽作為爆炸物,個別型號甚至會添加使用紅紋魔晶石制作的紅色液化魔晶蒸汽。這種紅色的液化魔晶蒸汽爆炸力是普通版的八倍以上,一發五百毫米口徑的此類炮彈可以裝填三十公斤紅色液化魔晶蒸汽,其威力只要一發就足以將一座小型城鎮夷為平地,當然也可以將任何二十萬噸以下的戰艦還原成零部件狀態。威力絕對是喪心病狂,造價更嚇人,一發炮彈頂的上一艘一萬噸的戰艦的造價。不過考慮到這東西的威力,有時候預備個幾發還是很有必要的。

不管是航速、射程還是威力,美俄艦隊都不是我們的對手,他們的優勢就是數量多。因為聖槍盟和俄羅斯的技術都不是很差,所以他們的戰艦雖然在各項性能上都不如我們,但除了射程差距很明顯之外,氣他差距都不是太明顯,所以真要進行接觸戰的話,我們最多也就能做到一艘船換他們五艘船的程度。當然,如果是平常戰鬥,我們壓根就不會跟他們接觸,利用航速和射程優勢放風箏足夠玩死他們了。但是,現在是大規模決戰,聖槍盟的目標是在我國沿海登陸,所以我們不能跑,一旦他們靠近海岸,我們除非真的打算和他們打陸戰,否則就只能讓艦隊去迎戰。

綜合以上情況,我們要做的就是在聖槍盟和俄羅斯人的艦隊靠近我國海岸線之前削弱他們的實力,保證他們不構成威脅。而聖槍盟和俄羅斯艦隊勝利的希望就是在己方艦隊實力低於我放艦隊之前靠近我國海岸,因為我們到時候將被迫和他們決戰,而到時候比的就是絕對實力了。

三方艦隊的三角行隊列完成之後,我們行會的艦隊終於開始變陣了。最先動起來的不是快速戰艦,而是艦隊中的中流砥柱,那些大型主力艦。

這些主力艦開始紛紛主動降低航速並排列成了一列縱隊,之後艦隊開始蛇形,把整個艦隊的航線變成之字形的路線。這樣做的目的不是為了躲避潛水艇,而是為了準備炮戰。

美國人和俄羅斯人的艦隊就在我們後方,因此當我方艦隊開始之字形航行的時候,就可以始終讓戰艦的一側斜著指向後面的美國人和俄羅斯人的艦隊,而只要能讓船身和對方的航線成四十五度夾角,我方戰艦的所有側舷火力就可以全部發揮作用。

因為距離不是太遠,而且美國人和俄羅斯人的艦隊也有自己的偵查手段,所以他們也能看到我們這邊的陣形排列。

槍神剛得到這個情報的時候立刻就開始下令。“發信號,讓艦隊散開,盡量不要靠的太近。中國人要開始炮擊了。”